随着中国开始大量服役先进的武器装备,印度《欧亚时报》认为,中国目前已经从此前“防御性进攻”的战略转向了“进攻性防御”的战略。对于中国来说,与其等待美国主动过来发起挑衅,不如主动展现自己的强大力量震慑住美国,直接防止冲突的产生。
印媒表示,美国同样对中国的某些还未露面的项目十分感兴趣。印媒援引美国国防情报局的消息表示,相关证据表明,中国除了研制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之外,还在研制歼轰-XX隐身战斗轰炸机。歼轰-XX装备有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能够使用大型空对面精确制导弹药和中远程空空导弹,还拥有3200公里的航程,在战时完全能够对日本和美国关岛进行轰炸,摧毁部署在这些地方的美国军事基地。
为了保证隐身能力,歼轰-XX隐身战斗轰炸机的进气口和目前大部分的无人机一样设置在机身顶部。而其内置弹仓的布局和歼-20隐身战斗机相似,除了在机腹位置有一个主武器舱之外,还在机身侧面设置有侧置式的武器舱,用于单独容纳空空导弹。
印媒认为,中国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很重要。与其和对手爆发直接军事冲突,通过展示强大的作战能力来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对于中国来说更具备吸引力。而在2018年,中国《航空知识》杂志封面上曾经刊登过歼轰-XX的设想图,证明中国其实一直希望装备这么一款隐身战斗轰炸机。
当然,对于歼轰-XX隐身战斗轰炸机也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德国航空专家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就对歼轰-XX的真实性存疑,并表示“老实说……真的有歼轰-XX吗?我认为这比雪人或尼斯湖水怪还要神秘。”
个人对于歼轰-XX的观点比较中性,也就是认为歼轰-XX确实存在,但并不是一款全新研制的隐身轰炸机,要么是目前已经正在不断试飞中的歼-20S隐身战斗机,要么就是中国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
先来聊聊歼-20S隐身战斗机,虽然其体型相较于现有的歼-20隐身战斗机并没有多大。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确定歼-20S的腹部内置式弹仓没有进行扩大或者是加深。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歼-20S完全可以为了强化自己的对地打击能力,然后将腹部内置式弹仓加深,以满足大直径、高重量空对面打击武器的携带。
而对于第六代隐身战斗机来说,目前是否是一款纯粹的空优战斗机也还是同样没有定论。因为从性能要求上来看,目前部分第六代隐身战斗机的作战要求,实际上已经和空天轰炸有些相似了。那么,第六代隐身战斗机能否直接成为一款空战能力比歼-20更强的隐身战斗轰炸机呢?个人认为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就是一款纯粹的空优战斗机。为了满足作战需要,我们还需要研制采用了第六代战斗机技术的隐身轰炸机,又回到了此前的情况,变成了一个循环。当然了,要实现个人所设想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技术上要实现突破。如果技术上有限制的话,第六代空优战斗机大概率会先实现最重要的目标,也就是优先保障空优作战能力。
不过,印媒有一点倒是真的说对了,那就是现在解放军确实开始明显转向了“进攻性防御”战略,最为明显的就是,中国开始不断强化自己的远程打击能力。歼-20隐身战斗机、歼-11、歼-16、歼-10、歼-15以及中国海军的055大驱和052D系列导弹驱逐舰,不仅都在强调“走出去”,而且还强调要走得更远,将敌人拦阻在距离中国尽可能远的地方。
目前中国的“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拥有1000公里的射程,可以将第一岛链上大部分的美军基地纳入到攻击范围之内。而射程更远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则能够打击第一岛链至第二岛链范围内大部分水域中行动的美国海军水面舰队。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确实开始向“进攻性防御”转型了。
此外,中国的轰-6型轰炸机控制无人机群行动的CG画面,也同样让印度媒体深感不安。印媒认为,轰-6型轰炸机如果真的具备操纵无人机执行空对面打击任务甚至空优作战任务的能力,那么这个组合的最大攻击距离将会突破第二岛链,在更远的地方拦截美军的作战力量。
但个人实际上对于我们的各种大型无人机更加感兴趣,比如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翼龙-3”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不仅能够执行空对面打击任务、空优作战任务、中继制导任务和搜潜/攻潜作战任务,其最大航程还突破了10000公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洲际无人机”了。
中国完全能够以“翼龙-3”这种大型超远程无人机为基础,发展出中国下一代远程作战体系。比如,直接用大型远程无人机指挥其他无人机执行更加危险的空对面打击任务、电子战任务和空优作战任务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加积极地组建一道防御体系,让美军更加不敢轻易对我们发动军事恐吓。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