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形势下,随着我国人民防空行动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心理防护和干预训练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持战斗力和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普陀区民防办在加强“硬件”建设,构筑物质上防护“盾牌”的同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着手“软件”建设,为人们建立良好的心理防线,构筑起民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
突出内外循环,构建组织网络
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激活联盟成员“内循环”,辐射带动区域内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等各方成员共建共治心理服务体系“外循环”。

合作共建的以上海东方心理健康研究院为主体的民防心理防护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市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普陀区民防办、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参与警报试鸣、抗击疫情、社区服务、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等各项工作,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志愿者业务能力,为促进政府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和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提供后勤支持,搭建联盟平台
居安思危,战备为先。2022年8月,普陀区民防办专门开辟近30平方米的“民防小广场”空间,打造“民防心理防护线下活动点”,为民防心理防护提供后勤支持。并以此为契机,结合战时人民防空行动需要和平时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深入机关、单位、学校、社区组织群众开展人防心理防护训练,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和行动能力。

聚焦人防实战,开展专业活动
按照志愿服务“一区一品牌”的机制,普陀区民防办积极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全力打造心理防护专业队品牌,主要开展人防心理防护训练,利用人防大型活动,开展心理防护实践,提高心理防护本领,战时结合战场情况对民众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等活动。

在防空袭疏散演练掩蔽期间,我们心理防护专业队的讲解员和心理咨询专家分别给大家讲解了在空袭期间应该如何积极配合统一指挥,调整大家心态,做好准备工作以保存实力。
在本轮上海新冠疫情期间,区民防心理防护队开设了心理疏导热线、心理危机紧急求助平台等多渠道服务,帮助隔离封控期间的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缓解焦虑、安抚情绪,进行心理疏导服务。
今后,普陀区民防办将进一步对接单位具体需求,做好志愿者队伍与需求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充分协调师资力量、做好远程服务保障,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进行抗疫和应急心理调适科普宣传,为民众提供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防护服务,为赢得防空袭斗争胜利、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增强精神动力。
供稿:普陀民防
编辑:辰光
(注:稿件标题+作者姓名+图文或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