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军首任军长张仁初,作战勇敢,关键时刻,多次赤膊冲在第一线,一生受伤11次,人称“张疯子”。
“张疯子”不但在军内大名鼎鼎,也深受毛泽东主席的厚爱。
1因为腊子口,毛主席向张仁初敬军礼
1935年9月16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天险腊子口。
张仁初时任红一军团2师4团2营营长。
腊子口关乎红军命运。毛泽东下达“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 的命令。
任务下达给4团,警卫遵义会议、飞夺沪定桥的都是这个红4团。这既是信任,也是压力。
4团团长是黄开湘,也是一员猛将,可惜于1935年病逝。政委杨成武大名鼎鼎,后任代总长,1955年上将。
二人把主攻任务交给了张仁初的第二营。
仗打得十分激烈,最后关头,张仁初光着膀子, 一手拿枪、 一手挥着大刀片, 同六连突击队一起冲上敌军阵地!
到达陕北后,一次毛主席给各级干部作报告,提到腊子口时,他望着大家说: “哪些是打腊子口的同志,站起来看看!”
当时担任张仁初警卫员、后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的刘海清,50年后这样回忆道: “ 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讲到腊子口战斗时激动地说‘哪些是打腊子口的同志,站起 来让大家看看!’ 毛主席向站起来的张仁初和其他同志敬了一个军礼。”
2朝鲜战场第一线,张仁初给毛主席发了这样一封电报
张仁初爱护部队, 敢做敢当。 在朝鲜战场, 尤其是二次战役,由于后勤保障跟不上,仗打得很憋屈。
二次战役后,由于美军飞机对运输线的封锁,志愿军物资供应仍非常不足。
时任26军军长的张仁初非常着急,也十分心痛在一线作战的指战员。
层层汇报,解决问题不知要到何时。
1951 年 8 月,张仁初越过志愿军总部,越过9兵团,直接给主席发电报。
电报的内容也十分体现张仁初的性格: “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收,由于美机的滥炸, 我军后勤供应紧张、困难。 我的兵都已经光着腚了,请主席尽快解决。”
电文签字落款是 26军军长张仁初。
张兴初与李耀文在朝鲜战场
时任军司令部电台报务员的朱步贤后来回忆:
在一旁的李耀文政委说: 军长,光着腚这句话是不是改一下,毛主席看了不太好吧?!
“不改, 我张疯子的脾气主席不是不知道。”
随即张军长又对着我说: “小鬼, 你笑什么? 快发报去!”
一周后,各种军需物资运到了前线。
3授衔仪式上,毛主席紧紧握住了张仁初的手
1955年,张仁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授衔仪式上,走到张仁初身边时,毛主席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对他说:“腊子口那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呀,我一直记得你!”
张仁初深受感动,回到青岛家中,还特别跟妻子说起这个感人的场景。
4小节方面不含糊,时时维护毛主席
张仁初十分尊敬毛主席。
在朝鲜战场,广泛流传一个笑话:毛主席给高岗打电话,指示解决志愿军供应问题。高岗耳朵背,把好面听成炒面,所以,导致前线战士天天吃炒面。
这种笑话式的牢骚,26军也有。
张仁初听到立令禁止:“不准传播,以免影响毛主席的形象。”
1962年7月,张仁初长年养病后复出,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分管民兵工作。
张仁初是一个办事极为认真的人,他多次亲自下基层调研指导民兵工作,济南军区的民兵工作十分出色,涌现出了烟台崆峒岛渔民吕氏一家祖孙三代以及长岛县第一位女民兵、“神枪姑娘”刘延凤等民兵工作典型。
在1964年全军大比武的赛场上,吕其喜一家和刘延凤以精湛的射术技惊四座,受到毛主席等在场中央领导的称赞。
毛主席唯一一张持枪照片便是此时拿26军神枪手宋世哲的枪拍摄的。
1967年5月,中央派张、姚二人来解决“支左”问题。当时张仁初正主持军区工作,作战科科长对张、姚作派不满,发牢骚说:“毛主席派来了两个泥水匠,不分是非,毫无原则和稀泥。”
张仁初立即表态说:“你懂什么,他俩是他俩,毛主席是毛主席,不要硬去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