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从来不缺“精彩节目”。
10月7号,央视“描绘”了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王凯的故事。
从画面看,王凯所驾驶的战机很明显是国产的歼16战机。央视称,外机就在附近,却无法发现其具体位置,怎么办?在画面中,歼16雷达告警系统一直提示“敌跟踪”,显然已被对方战机持续跟踪,下一步就是锁定攻击。
歼16战机马上启动干扰,开启雷达搜索(之前应该处于雷达静默状态)。“此刻敌人就在附近,但是歼16却无法发现目标的具体位置”。歼16“侦察引导干扰启动”,目标却消失了。显然,歼16在面对对方时,处于了完全被动的状态。对方应该对歼16进行了一次模拟攻击,而歼16却无法反击。
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如果是战斗机的话)也只有传说中的隐身战机了。是F-22,F-35,还是我们的歼20呢?虽然央视称这是外机,但从上下文来看,这应该是一次模拟对抗演习,那么对歼16模拟攻击的所谓外机,应该就是歼20了。
歼20这么强?
遭遇失败后,央视称,歼16飞行员王凯为破解“一线接敌”中遇到的难题,独自研究数据战法,自学大量课程,导弹、电子、高数、相对论,填补了新作战领域多项空白。
在再一次对抗中,王凯与队友使用新战法,在调整雷达搜索模式后,依然未发现目标,但当改变频率和启动抗干扰后,成功发现目标并锁定,然后攻击成功。在画面中,一枚反舰导弹从歼16翼下发射,然后成功摧毁了一艘海上靶船。
从外机一下子变成了海上的靶船,显然,央视的报道继续秉持着一贯的画面混乱的风格,坚决不让“外军”准确知道我们在报道什么。从整体来看,也比较难区分,开始跟踪歼16战机的,到底是外机,还是只是海上的靶船。
5号的文章我们说到,央视在前几日的报道时称,飞行员廖江兵在面对敌方战机(这个是真的外机)一波又一波的挂弹挑衅时,“挂弹”与敌方战机对峙2个多小时,最终成功将敌机“驱离”。就在大家以为我方战机飞行员英勇作战战胜外军并点赞时,却发现实际是我方轰6飞行员在公海挂弹(对地导弹)巡航时,遭到敌方战机挂弹威胁但坚决不撤离,最终外军因为油料不足而撤退的事情。
从座舱看,廖江兵明显是轰6飞行员
整体来看,这应该是这几日,央视搞了一个《追光》系列,拿着过去的题材(廖江兵这个就是去年底报道的事情),搞了些春秋笔法,重新报道了一遍。这次恐怕也摆脱不了嫌疑。如果歼20飞到歼16附近,歼16想尽各种办法连发现都发现不了,那么歼16的探测能力也太差了(歼16是有光电探测系统的);如果歼16飞行员创新一下战法,就破解了歼20的隐身,歼20的隐身也太不值钱了。说起来,莫非一开始歼16面对的就不是什么外机,而是海上的靶船?这样的话,一切倒是好讲通了——或许只是歼16对海上目标的探测能力没那么强罢了。
而在报道中,央视称飞行员王凯为了研究新战法,自学高数和“相对论”,也是颇为“感人”——现在打仗都难到这种程度了吗,飞行员都要学习相对论了!
作者:晨曦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