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陆军大将评价中国志愿军: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

2022年10月04日17:53:55 军事 1633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艰难而又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这场完全不对等的战争中,中国志愿军以低劣的武器装备、捉襟见肘的后勤补给,硬是靠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最终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签字停战,一战振国威!

韩国陆军大将评价中国志愿军: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 - 天天要闻

中国志愿军的表现,也征服了这帮侵略者,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后来心有余悸地说:“谁想和中国打仗,那他的脑子一定不正常!”

这么多年来,关于外界评价中国志愿军,一般都是从美国官兵那里得来的,那么,韩国军队是如何评价中国志愿军的呢?

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中,能与我军和朝鲜军队抗衡的,除了美国之外,兵力最多的就是韩国了,多达60多万人。

韩国军队与我军作战时,基本上都是整师整团地被我军歼灭,因此,韩国军队被我军打怕了,以至于到了抗美援朝后期,韩国军队的官兵在互相诅咒时还说:“让你们出门就遇到中国志愿军!”

韩国有一位重要将领叫白善烨,1920年出生于朝鲜,日军侵略朝鲜后,他辗转来到我国东北,进入伪满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又去了日本深造,学成后回到南朝鲜,成为朝鲜的叛徒和败类。

韩国陆军大将评价中国志愿军: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 - 天天要闻

朝鲜战争爆发后,白善烨是韩国军队第一线的四个师长之一,后来又升任第一军军长、第二军团军团长、陆军参谋总长,并晋升为陆军大将。

不过,在于中国志愿军的较量中,白善烨的战斗力是完全不够看的,屡战屡败,也让他见识到了韩国军队与中国志愿军的巨大差距。

多年后,白善烨在回忆录中,综合韩军各方对中国志愿军的评价,总结出了中国志愿军的三个特点。

第一,部队行动高度隐蔽。

首先,中国志愿军秘密入朝,白善烨作为韩军的主要将领,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后来,他在打完第一次战役后,才从北朝鲜的一名战俘口中得知,中国志愿军已经入朝。为此,他还专门跑去告诉了美军,但是,美国人根本不相信。

韩国陆军大将评价中国志愿军: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 - 天天要闻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美军虽然情报系统非常强大,但他们也没有侦查到我军入朝的时间和地点。

我军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部队行军高度隐蔽,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大多行军在夜间,白天就隐蔽在山林里或是朝鲜老百姓的家里,夜间不用任何照明方式,而且,入朝后也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就连老百姓都不知道。

这样的行军方式,美军怎么可能知道呢?

白善烨还回忆了一个细节,说中国志愿军非常重视隐蔽,就是喝水的茶缸,都把亮白面抹成了绿色。

韩国陆军大将评价中国志愿军: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 - 天天要闻

第二,战略战术灵活机动。

中国志愿军经常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军,但也经常会分散用兵,小群多路打游击袭扰战。而且,他们在作战中往往会保持较好的攻击队形,前后呼应,互相补充,让对手没有空子可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志愿军的机动性超强,他们并没有依靠现代化的汽车运兵,主要靠双腿,却常常比汽车跑得还快。

在围歼战中,中国志愿军非常注重分割包围,说不定从哪里冒出来,而且有着高度的纪律性,一旦包围追歼敌人,就会拿着刺刀冲入对方阵营中,这样一来,对方的火力优势就无法施展了,以免误伤自己人。

第三,战斗精神非常强悍。

白善烨曾经亲眼见过,中国志愿军整连整营地在雪地中潜伏,一趴就是一天,有的甚至被冻死都不撤退。

韩国陆军大将评价中国志愿军: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 - 天天要闻

有些部队,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水也没有,他们就吃雪吃炒面。

有些志愿军官兵,在作战中杀红了眼,有的只剩下一条胳膊了,就用牙咬,有的两条腿都被炸断了,仍然抱着几枚手榴弹与对方同归于尽。

在一些战役中,双方军队的意志力都快达到崩溃的极点了,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中国志愿军首先撤退的,有些连队甚至全部打光了,也没有一个人后退。

因此,在白善烨看来,中国志愿军的战斗精神是非常强悍的,好像每个人都是“超人”一样,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比不了的。

白善烨的这些评价,还是非常准确的,中国志愿军确实就是靠着这样高度的纪律性、强悍的精神意志,在双方资源极度不对等的情况下,最终打赢了这场艰难而又伟大的战争!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乌财政部长:已提议欧盟参与资助乌武装部队 - 天天要闻

乌财政部长:已提议欧盟参与资助乌武装部队

当地时间5月22日,乌克兰财政部长谢尔盖·马尔琴科表示,乌克兰已提议西方伙伴参与资助乌克兰武装部队,并将乌军整合至欧洲防务体系中。马尔琴科表示,这一决定对乌克兰具有多重战略优势,既可保障2026年及未来的财政稳定,又能通过乌军的实战经验为欧盟提供安全屏障。马尔琴科说,为保障欧洲安全而支持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开...
淮海战役关键时刻,粟裕身上的压力有多大?七天没法睡觉! - 天天要闻

淮海战役关键时刻,粟裕身上的压力有多大?七天没法睡觉!

1948年12月4日深夜,徐州西南的荒野上,一支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正在仓皇逃窜。华野指挥部内,粟裕盯着地图上不断移动的箭头,突然抓起电话下达命令:“所有部队向永城方向追击,杜聿明跑不出我们的五指山!”此时的他已连续七天没法睡觉,美尼尔氏综
耗资84亿美元,沙特Neom氢能工厂找不到买家 - 天天要闻

耗资84亿美元,沙特Neom氢能工厂找不到买家

沙特阿拉伯Neom在建的全球最大绿色氢能项目正经历前景不确定性,其核心挑战在于难以找到国际买家。 该项目所有氢气原计划以“绿色氨”形式出口,但知情人士称,目前仅有一家承诺买家,项目正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