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晚年和老战友一起撰写有关回忆彭总的文章《追念彭大将军》,更撰文回忆:彭老总真正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见杨尚昆对彭老总真挚的战友情,鲜为人知的是在红军时期彭老总曾经救过杨尚昆一命。
那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错误的作战思想,红军和敌人硬碰硬,以阵地战对阵地战,导致红军损失严重。当时彭老总是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杨尚昆是红三军团的军团政委,彭总的指挥风格就是喜欢把指挥所放在第一线,这天敌人的飞机轰炸红三军团的指挥所,彭总和杨尚昆正在指挥所里看地图,飞机正在低空轰炸,眼看敌人的炸弹就要炸进指挥部里,千钧一发之际,彭总把杨尚昆拉出来,并扑在杨尚昆身上,为其挡了子弹。就这样彭老总救了杨尚昆一命,对于彭老总的救命之恩,杨尚昆一直记在心里面。
在红军长征途中,杨尚昆一直协助彭老总在血战湘江最为关键的时刻中,掩护中央红军顺利渡过湘江。在长征的过程中彭老总和杨尚昆配合密切,一文一武,率领红三军团勇夺娄山关、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
虽然在抗日时期,彭老总和杨尚昆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两人依然保持紧密的联系,解放战争中,彭老总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杨尚昆任军委秘书长和中办主任。一次杨尚昆奉主席的命令给彭老总送信,两位老战友简单寒暄几句后,彭老总开玩笑问杨尚昆:主席这封信是什么内容,你知道吗?杨尚昆笑道:这是主席写给你的信,我哪里知道?彭老总看完信说道:主席让我领导西北野战军,让贺老总主管西北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负责野战军的后勤保障。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总受到错误的批判,杨尚昆因不肯批判彭总,为其说话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虽然杨尚昆没有上庐山开会,但是杨尚昆重情重义替彭总说话的精神值得学习。杨尚昆因为不肯批判彭总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被软禁在一间房间里。
杨尚昆被关押的期间,其他还好,因为杨尚昆患有严重的低血糖,严重的时候甚至看不清任何东西而晕倒,这时杨尚昆需要有一包白糖泡水,以缓解低血糖。杨尚昆只有求周围的战士,战士们怕犯纪律都不肯搭理杨尚昆,后来一位叫田政红的小战士搭理杨尚昆,并答应带一包白糖给他,就是这包白糖救了杨尚昆一命。田政红小战士接着又带来书籍和报纸,给他讲讲外面发生的事情。
对于田政红这名小战士的救命之恩,杨尚昆一直心存感激,为此他专门把田政红的老家地址抄到书后面。后来田政红帮助杨尚昆的事被发现,田政红因为违反纪律而被开除出军队。
70年代末,杨尚昆被平反,为此他特意找到田政红,当时田政红在工厂里上班,杨尚昆为了感激田政红当年的救命之恩,打算把田政红调到北京来工作,但田政红认为老家更适合他,正好田政红妻子生病,为此杨尚昆特意把田政红的妻子接来北京看病,杨尚昆特意把自己带了多年的手表给田政红留作纪念。这体现出杨尚昆的重情重义和重感情。
说到杨尚昆重感情,就不能不提他对彭总的感情,为此他在80年代中和老战友在一起撰写有关彭总的书籍和文章,在《追念彭大将军》一书中,杨尚昆亲自为全书作序。他和黄克诚等老战友牵头成立编写《彭德怀全传》的编写小组。在彭总逝世23周年之际,杨尚昆更是亲自撰文纪念彭老总:彭老总真正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杨尚昆不仅重情重义,而且还乐于帮助他人,实事求是。粟裕晚年写了一本《粟裕文集》,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出版,直到粟裕逝世的那一刻,《粟裕文集》这本书也没有得到出版,粟裕去世后半年,杨尚昆找到粟裕的妻子楚青,说道:粟裕同志的《粟裕文集》的出版发行包在我身上。在杨尚昆的帮助下,《粟裕文集》终于出版发行。《粟裕文集》一上市就得到读者的强烈共鸣。
80年代末,电影《大决战》剧本提在办事议程,有人认为林彪有过重大历史错误,不建议把林彪写进电影中,有人认为利用电影技术只给林彪一个背影或侧影。为此杨尚昆特意找来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的主创人员,想听听他们的想法。他们说道:首长,我们一致认为林彪有过重大历史错误,认为不应该把他写到电影里面。
杨尚昆想了想说道:我们共产党人向来提倡功劳就是功劳,过是过,讲究实事求是。在杨尚昆的坚持下,林彪被写进电影《辽沈战役》,而且戏份好不少。
晚年杨尚昆喜欢写毛笔字,在毛笔字中回忆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更加关心革命老区的建设和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