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烈吴焕先,被人们誉为红25军的“军魂”。早已于1935年8月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甘肃泾川县。以前一直以为他英年早逝,没有后人传世。今天研读史料才突然发现,他居然有后人传世,而且仍然生活在其老家。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
吴焕先的儿子名叫吴世治,他与后人仍居在老家箭厂河乡四角曹门(原属湖北黄安,今隶河南新县)。不过,吴世治并不是吴焕先的嫡子,实为吴焕先四弟的长子。
吴焕先继子吴世冶
吴焕先的妻子曹干仙本怀有身孕,但是在1934年春夏时节饿毙路途,此后吴焕先未再娶,他本人后来又牺牲在长征中,所以并无嫡子传世。
吴焕先兄弟5人一大家子,在白色恐怖弥漫的旧社会,其家庭屡遭敌人血洗,最终仅剩四弟吴书先逃到江西才幸免于难。
解放后,吴书先才回到家乡重建家国。他回来后,按当地的习俗,将自己的长子吴世治过继到吴焕先名下,帮其传承血脉。所以吴世治真实的身份,是吴焕先的继子。
为了方便祭祀父亲,吴世治在家乡为他建立了一座衣冠墓,每天清明节都会为其点香烧纸,认真祭拜。
吴世治祭拜继父吴焕先
90年前,红四方面军反第四次“围剿”失败,被迫离开大别山,被迫西征。负责留守大别山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只好将原红四方面军的伤病员和地方部队进行重组,于1932年11月重建创建了红25军。由吴焕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后来又在皖西创建了红28军。1934年4月,红28军和红25军会师,合编为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
吴焕先因既担任过红25军的军长,也担任过政委,并于1935年8月牺牲在长征中。功劳卓著,被人们誉为红25军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