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下午,由俄军和亲俄武装控制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扎波罗热、赫尔松地区完成了入俄公投。
当晚公布的投票结果显示,这四个地区均以超高的支持率达成了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件,分别是顿涅茨克99.23%、卢甘斯克98.42%、扎波罗热93.11%以及赫尔松87.05%。
尽管赫尔松地区是其中赞成率最低的,只有87.05%,但这也远高于其法律规定的50%支持率的门槛。
所以也就是说,这四个地区的公投结果均可被认定为是有效合法的。按照流程,这四个地区将与莫斯科进行对接,正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不过对于这一公投结果,欧美各国拒绝承认,这使得乌克兰局势变得更为紧张。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克里米亚半岛早在2014年就完成了公投,实现了“脱乌入俄”的目标,但同时这也严重加剧了俄罗斯与乌克兰乃至欧美国家之间的紧张态势。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莫斯科真地将上述四个地区变成俄罗斯联邦的“领土”,那俄乌之间的谈判大门将被焊死,俄乌冲突极有可能要长期地进行下去。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乌克兰这四地区宣布将发起“入俄”公投的同时,普京也在俄罗斯国内正式下达了部分动员令,这背后的用意可想而知。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话说,俄乌之间有着长达上千公里长的战线,而目前俄军处于兵力不足的状态,俄罗斯需要更多的军事力量来确保自己的控制区域。
从俄乌战场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绍伊古的话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俄军确实缺少兵力。
就在前不久,乌克兰军队对南方的赫尔松地区虚晃一枪,转而对哈尔科夫地区的驻守俄军发起攻势。从战争局势变化上来看,乌军把北部战线大大前移,并宣称“收复”了近6000平方公里的领土。
虽然这个数字与俄罗斯方面公布的有出入,但可以确定的是,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确实没有抵挡住乌军,这也让俄军高层警醒过来。
俄罗斯方面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于是为了确保现有的“战争成果”,俄方宣布动员征兵,并支持了乌克兰四地区的公投行动。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卢甘斯克地区领导人就已要求发起“入俄”公投,但当时俄乌冲突尚未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所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而如今,俄罗斯明确支持卢甘斯克等地公投入俄,其实有着自己的考量。一方面,俄罗斯法律规定,能出国作战的只有俄罗斯的“合同兵”,广大的“义务兵”只能用来守卫俄罗斯本土。
因此,若这四个地区成为俄罗斯法律意义上的“领土”,俄军便可以派出数量庞大的“义务兵”,也就是我们说的师出有名。
更重要的是,根据俄罗斯《核遏制领域国家政策基本理论》的特别条款来看,俄罗斯可以对入侵其领土的任何国家发起核打击,梅德韦杰夫此前的言论就已证实了这一点。
22日,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俄罗斯将动用包括战略性核武器在内的所有武器来对俄罗斯的“新领土”进行防御。
而一向“头铁”的泽连斯基,也在这一事上选择了低头。25日,泽连斯基公开承认称,乌克兰应认真对待俄罗斯的“核警告”,俄罗斯有动用核武器的可能。
显然,俄罗斯扩充军队的做法,初步对乌克兰和北约构成了“核威慑”,这对其后续军事行动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已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未能像预期那样顺利推进战线。所以为了维稳国内局势,提升军队士气和民心,俄罗斯需要获得实质性的“成果”。
出于这一点考量,俄罗斯有可能会尽快让这四个地区的公投结果成为现实。
但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将面临更严峻的危机。因为就在公投结果公布的同一天,俄罗斯给欧洲供气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均出现泄露问题。
虽然俄罗斯手中的天然气能源是和欧盟谈判的强大底牌,但输气管道受损,即便他们达成共识,俄罗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保证供气稳定。
更何况欧盟并不会这么快就对俄妥协,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俄欧之间的对话窗口会被关闭。
而在乌克兰四地区“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些问题,明摆着是冲着俄罗斯去的。有人希望看到俄乌冲突长期进行下去,希望欧洲局势进一步分裂,至于是谁,相信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