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流剿灭日伪残余势力
“三股流战斗”是到东北后在肖华司令员领导下,我所指挥的第一个战斗。是经过周密布置、精心指挥并取得预期战果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的胜利影响很大。
1945年9月中旬,我们到达安东。此刻苏联红军已按日军受降协定,将铁路沿线及大城市的日本关东军受降,缴械。城市的治安警察和伪满洲国的所谓“国军”,则乘混乱之际,分散成股,伪装逃到离安东西北方面25华里的三股流一带的大森林中匿藏起来。
特别是安奉线和安东火车站的铁路警察,他们则化整为零,伪装成铁路工人、技工等;又以“妓女院”、“战犯之家”、“日本战死者之妻”等名目,以“美人计”的手段,引诱苏联红军中的极少数下级军官和士兵,来迷惑苏联红军的耳目,借以保护和掩护了日本关东军中、少将和文职官员百余人,校尉级军官数百人于安东市12万日本移民之中。当时苏联红军刚进入东北,既不了解日本军队的情况,也不了解我党、我军的情况,更不了解国民党安东省党部及其特务活动的情况,致使这些日、伪残余势力及特务等基本上控制了安(安东)沈(沈阳)铁路的交通系统和部分的服务行业。
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分子,不甘心失败,就利用这些隐藏下来的人员作内应,有的分散成股到山区的森林地带潜伏下来,妄图做白日梦,有的化装为民等待蒋介石、国民党军来接管,有地准备东山再起举行反革命暴动。总之,这些日、伪残余势力,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梦寐以求和等待适当的时机,将城市暴动和隐藏在山区的残匪搞里应外合,以实行其夺取安东市的反动计划。
到1945年10月,我军先后进到安东市,为贯彻“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抢占东北”的方针,中央从山东、华东、华北抽调了10万大军,两万干部到东北。其中从山东调了一批妇女干部和青年干部到东北参加各项工作。这些干部大部分从胶东的黄县、龙口上船,到达皮口、庄河一带下船,然后再抵达安东市。这些干部都是从各个战场上初次进入城市的。安东市约有四五十万居民,其中日本移民就占全市人口的二分之一。
暗藏的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与国民党特务分子勾结在一起,袭击和枪杀我干部,个别妇女干部被奸污,或被绑架、失踪。这类事情频频发生,引起了东南满分局和东南满军区领导的严重注意。领导上对发生的这些事件,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分析、研究,作出了指示,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对新到达安东的干部和部队进行教育,规定夜间不出驻地,白天不.单人外出,必要外出时,可三五人同行。
二、对日本居民分为五个区,采取突然搜查,对一切可疑之人,实行拘留审查,每隔三五天搜查一次;可沿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我人民的办法,用“十家一联”“五家一保”的形式,责令联、保组织按时向我们报告,逾期不报者受罚等措施,这种办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刚从外地逃进来的居民,一定要向街道报告。我们将清查的情况,及时地向驻安东市苏军司令讲明情况,要他们心中有数,提高警了惕,以免上当受骗,被日伪特务分子钻空子。
这些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分子、国民党特务分子,还采取暗杀苏联红军军官和士兵的手段,然后将责任嫁祸我军,以挑拨我军与苏军的关系。由于苏军有些下级军官不了解情况,一时也难以听进我军领导同志的意见,故此也发生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如安东以及安沈线的一些铁路部门,就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和国民党特务分子的庇护所,他们在城市和郊区,存在不住的时候,就分散跑到山区和森林地带与我们对抗打游击。有的从安东市跑到三股流、九连城东面的山沟里的森林里去躲藏。这些亡命徒,所经之处,大肆向群众掳夺,抢劫群众的粮食、宰杀群众的鸡、鸭、牛、羊,抢掠衣物,奸污妇女,罪行滔天。群众满怀愤恨地纷纷来向我报告。
我们接到报告后,立即将那时的机关的直属支队,也就是现在的四十二军三七0团,用从苏联红军处秘密要来的部分枪枝和我军收缴城市的武器装备起来,进行紧急训练。经我侦察员和群众的报告,证实确实有1000余人带轻机枪一挺,长短枪700余支,在三股流一带活动。故决定使用四个步兵营,一个重机枪连,一个迫击炮连,分路向敌进剿,由翟毅东同志带一个营,隐蔽于三股流的西北角,王奎先率一个营(系过路的部队),迂回到三股流的东北角。王子衡同志带两个连在三股流的西面阻敌,我带机炮连和一个步兵连在三股流南面,待敌被迫向三股流南面的山沟森林内逃窜时,发起三面合围,将敌聚歼于山沟之内。
估计敌受围之后,可能向哈马塘冲过铁路,向九连城北面的森林里逃窜,故我预先派黄国忠同志带一个营,在哈马塘铁路以南隐蔽,控制了几个山头,将向东逃窜之敌,歼灭于铁路上;决定北面先打响,则逼残匪向山沟的森林深处,进行顽抗,我则集中炮连、轻重机枪猛打,将敌压迫到山沟之内,予以歼灭。
行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军处于极有利之势,迫击炮、轻、重机枪一齐开火,三路猛攻,最后将残匪压到一个小山沟内,经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逼迫敌人缴械投降。此战斗俘虏日本鬼子中将以下780余人(内有日本军官32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掷弹筒、长短枪900余支,各种子弹50余万发,汽车23辆,军用物资一部分。结束战斗后,我们凯旋而归。
此战斗后,由肖华同志亲自向苏联红军驻安东司令讲明情况。据俘虏供词:安东铁路系统(火车站),还有五、六百余日伪军准备逃窜,敌人已被我所包围,苏军驻安东司令少校营长格尔纽斯,了解这些情况后,才同意了由我们来解决火车站的问题。同时,他们亦同意组织部队,协助我们解决安东到本溪湖各铁路站,也同意我们派驻部队接管,也缴获了500余支长短枪,20万发子弹。
至此,我们控制了安东的制高点和所有的交通要道。伪装隐藏在铁路的日伪军特务亦被迫向我投降。清查出伪满洲国铁路局长日本中将赤田勇人以下700余人。清查出少将、大佐以下日本关东军军官50余人。
此次行动,共进行大、小战斗七次,俘虏敌人1600余人,毙伤敌370余人,缴获步、手枪3000余支,各种子弹20余万发,收发报机5部,战刀和其他军用物资甚多,汽车20多辆。这次战斗的收获,更为重要的是彻底歼灭了一个日本关东军的十个特工队中最强的一个队。据俘虏交待说:“这个特工队,组建一个师,不仅没有问题,而且是战斗力最强的。只要装备解决了,就能够与八路军战斗到底”。他们多次袭击过苏联西伯利亚,取得过成功的战斗,得到日本关东军总部的各种嘉奖证章,在这次战斗缴获中,找到了100多个。
经过这次战斗,解决了苏联红军对我党我军的信任问题。用文件、证章来说话,用事实作证明,比一般的介绍情况强百倍。缴获的文物中,有袭击苏联的十多次之多的证章。这个特工队的队长,是大佐(团长)名叫左滕雄一。他战斗到最后,自杀而死(是俘虏口供材料)。
这次战斗中,缴获了五万分之一、二十五万分之一、二十万分之一的三种全东北地区包括热河在内的军用地图三份。这是我解决东北战场作战指挥的重要工具。得到东北军区罗荣桓政委的表扬。
进人东北初战胜利的经验:
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主席给我们的教导,对打仗来说更是如此,不了解敌情,没有准确的情报,就不可能打胜仗,这是历史的规律。这次战斗的胜利,就是对这一历史规律,以更加确切的证明。苏联红军是在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才进人南满的,我们一进到安东市后,就着手进行调查研究。对日本关东军是怎样被苏军歼灭和接管的;对伪政权人员是怎样处理的等等问题,逐个地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地主、富农和贫佃农的情况,城市中一般市民与资本家的情况,一并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然后整理成材料,印发给部队和新到的干部及部队,也发到我们新建立的县、区级单位,对干部、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当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统治时期的东北人民,过着苦难深重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没有粮食吃,以配给的橡子面充饥,冬天没有棉衣穿,以麻袋、草袋遮身。农村山区的农民的生活,则更惨更苦。我们选好典型材料,印成教材,对从我根据地调来的干部、战士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激发民族仇恨。并将敌特行动通报大家,提高警惕,防止暗藏敌人的破坏。提高我党、政、军、民的战斗情绪,随时准备打仗。以上这些工作,对部队、干部起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从战斗中缴获的文件看出,敌特准备分三路,扩大三个师。一路到帕岩南的步云山,二路到帕岩北面的摩天岭,三路到宽甸以北的赛马集去打游击。而后准备成立一个军,由伪安东省长曹成宗任军长,配合国民党接管安东。这些材料都是日伪特务与蒋匪国民党互相结合,互相勾结的活证据。
二、积极地解决部队的装备问题。武装部队是准备执行战斗任务的极为重要的措施。根据中央“抢占东北”的指示,所有调入东北的部队,将原有武器都留在关内的规定:“每个班带一支枪,每连或营只带一挺轻机枪。”因而所有部队都抢先赶到东北后,都面临着就地解决装备问题的紧急任务。而我驻安东、东南满司令部,当时主要就是肖华同志担负着解决部队装备和改装的任务,成为我出关部队的重要基地。
当时,武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剿匪中收缴敌人的武器,在短短的一二个月的剿匪战斗中,收缴敌人的轻武器(各种枪支)五六千支(主要在铁路系统),对装备部队,起了重要作用。二是搞好与苏联红军的关系,做到互通情报、互相了解、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苏联红军将他们收缴日伪军的部分武器,以秘密的方式,交给我们一些以装备我部队。使我军迅速的装备成为兵强马壮、能打善战的精锐的部队。
三、在这次战斗中,缴获了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三种地图。保全东北五万之一、二十万分之一、二十五万之一的地图各一整套,成为当时东北战场的战略指挥的无价之宝。
缴获到这只套地图之后,肖华同志非常高兴地说,“老吴啊,这比飞机、大炮和金银财宝都重要啊!甚至超过它们几百倍。这是对东北战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品”。他放下其他日常工作,立即与我一起去察看了安东印刷厂的情况,准备立即复制。并派去保卫于部、宣传干部,加强了印刷厂的领导和管理。令作战处肖剑飞同志负责指导复印,肖华同志亲自寄信给大连的负责同志,要来了复制地图用纸。地图复印成功,解决了整个东北战场我军军用地图的问题。
罗荣桓同志从东北局到安东后,极其高兴地笑着说:“你们送总部的50份地图很重要,但要解决东北作战指挥的大问题,还是不够用的。”我回答说:“我们将继续印,继续送。”罗政委又指出:“你们将三种比例的地图各制一套底版送东北总部,以便总部印发东北所属各军,供东北全军长期作战使用。”他并亲自发电报给总部,派专人负责管理和印刷。
四、我在肖华同志的指示下,亲自组织带领直属支队、团、营、连干部,察看了地形,特别是先熟悉安东市各街道,城区和郊区日本人的居住区,以及附近20余公里,各山地森林区的地形道路情况。
依据过去作战的经验,我们采取边看,边研究,就地交待任务的方式。对街道发起突然搜查,起了很大作用,对流窜到郊外的日伪军的剿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还充分运用了在城市要控制要点、在郊区控制制高点。在日伪军可能逃窜的方向,设埋伏等战术。三股流山沟战斗中,我们事先估计到,敌人在我打击下,可能向哈马塘铁路以东的森林地区逃窜,我即在此设了两个埋伏点,以两个连,控制了三个要点。当一股由日本军少将率领百余人的残匪,窜到铁路东时,即遭到我伏兵的猛烈打击,我追兵赶到,很快便消灭了逃窜之敌。
五、击伤了十恶不赦的安东伪省长曹成宗,击毙了安东省警察局长王里明。
曹成宗外号“曹扒皮”,王里明外号“王吃人”,他们都罪行累累,残酷地剥削和镇压人民群众。设苛捐杂税百多种,搜刮民财。不但基层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连安东市工商界的知名人士,都称他们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孝子贤孙,是死心塌地的大特务、大汉奸。曹任伪省长期间,设有各种日本顾问十余人。特别是军事顾问甘野进一,对我东北人民更加残酷。伪省长曹成宗在日、英、美银行存有几万美金,控制了安东十几家工厂,大、中、小株式会社20余处。我们尊重群众意见,按规定没收了他的财产。在这次战斗中,将他击伤,后被群众处死。外号“王吃人”的伪警察局长王里明的罪行更大,在这次战斗中被我击毙。群众对他义,愤填膺,群起将他扒皮示众,我们亦没收了他的财产。
在这次战斗中,除掉了这两个大恶霸,大振民心,大振军心。对彻底摧毁日伪各级政权,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接管安奉(安、沈)铁路,收缴了枪枝1200余支,子弹20多万发的大胜利。
六、救济城市失业工人和城市贫民,协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宣传我党我军的主张、政策,提高群众觉悟,动员参军,扩大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是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用苦大仇深的典型,控诉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和蒋匪、国民党特务互相勾结的罪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号召群众踊跃参军。半个月之内,就有几千人参加我军,壮大和充实了我军的战斗力量。
七、突击训练部队(包括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亦是这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部队的扩大,新成份增多,提拔的新干部亦多,作战条件也不同于关内。这里是严寒之地,冰雪封山。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紧急训练,不训练就不能马上作战。因此部队必须边扩大、边装备、边进行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军训中先解决打枪,扔手榴弹,轻、重机枪射击,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的使用,这些都是紧急的应战措施。政治训练的内容是:主要是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服务,为谁打仗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提高了新兵的参战信心和勇气。在战斗胜利之后,又鼓舞了士气,提高了战士连续作战的求战情绪。
八、加强政治宣传鼓动工作。
号召群众保卫胜利,巩固战果,扩大胜利,要为今后解放全东北而战。部队虽有伤亡,但士气饱满。虽然气候严寒,但所有从山东、华东、华北调来的干部、战士都很快适应了东北的严寒气候。在战场上,加强政治攻势,对敌喊话。对敌伪军中的一般士兵,按我军的俘虏政策办。对俘虏者和投降者区别对待。对投降者,经教育,释放回家。对俘虏要进行审讯后,根据其情节,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民愤很大的,要进行公审宣判。这样做到既平了民愤,又鼓舞了士气。
九、做好战地的群众工作。
这次战斗的村庄,是受尽了日伪的长期剥削、残害的地区,人民生活很苦。特别是近半个月以来,又遭受了曹成宗(曹扒皮)、王里明(王吃人)残酷蹂蹄。战斗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救济慰问,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方针,号召群众组织起来,组织自卫队,保护自己的家园。迅速的将群众组织起来,将收获的战利品和非战物资,大量的散发给群众。战斗中受伤的群众亦给送医院治疗。对个别勾结敌人,给敌人送情报出卖人民利益的人,就地处决。经过这些工作的结果,扩大了我党、我军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步建立起党的组织。哪里有匪徒活动,哪里的群众就立即向我报告,进一步的密切了军民关系。
十、善后工作。
对战斗中阵亡的烈士,开了追悼会,对伤员进行慰问。对受伤的群众也送医院医治。对罪大恶极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和汉奸特务,进行公开审判和宣判。这对安东市和郊区人民,是一次极大、极生动的民族教育和阶级教育,扩大了我军的影响,也改变了苏联红军当时看不起我军的情况。这对促进解决由苏联控制安东市及安东到本溪铁路线上的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残余势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将此情况报告给东北局、东北军区。经过交涉以后,安东市到本溪铁路段,由我军接管。这样仅安东市铁路局,即缴获各种枪1000余支。清出少将以下的日本军官百余人,士兵两千余人。使我完全控制了安奉铁路段,保证了重要交通线,畅通无阻。
此战我军牺牲王副连长以下23人,均追认为烈士,并召开了追悼会。伤马副营长、张连长以下37人。对负伤人员进行了慰问。对烈士家属寄了慰问信和优抚。肖华同志和我,多次去医院看望伤员,给伤员同志以很大的鼓励。马副营长伤口痊愈之后,立即出院重返前线。给部队很大鼓励和影响。
综上所述,这次战斗,是1945年10月中旬,在东南满分局、东南满军区、肖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直接领导下,我山东调来部队取得的进人东北后的初战胜利。特别是对伪安东省长曹成宗的活捉,对伪公安局长王里明的击毙,是大得人心,大得民心的,鼓舞了军心,鼓舞了斗志。是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物价的重大胜利。提高了我军抢占东北的信心,巩固了安东战略要地。同时也提高了我军继续对日伪残余势力作战的勇气。对各阶层人民起了拥护我党我军的重大教育作用。这是我党我军正确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决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以及“抢占东北”指示初战胜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