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挤压和挑衅,这也让中国不得不选择对美国展开反击。而这也是近段时间世界关注的焦点,全世界都担忧第一大经济体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爆发军事冲突。毕竟他们之间爆发冲突,将会是世界经济的灾难,同样也会让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格外担忧。对此。《德国之声》就发表了以“德语媒体:德中不会脱钩 但德国必须以防万一”为标题的评论报道,提醒德国政府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
《德国之声》是援引柏林出版的德国《世界报》以" 我们必须为对华冲突做好准备 "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佩洛西访台,让大家再次意识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作者认为,这种警示十分重要,因为与中国的冲突迟早会发生,西方不能再对此视而不见。显然这种论调在污蔑中国的同时,分明就是在为美国洗地。要知道台海问题的爆发显然与美国的怂恿和挑拨直接相关,正是因为佩洛西违反了美国对中国的承诺,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才会让中国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可是我们看到在西方的媒体当中,显然将中国的反应放大化,将美国的挑衅虚无化,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世界报》刊评就指出,西方与中国早晚会发生冲突,德国必须早做准备。德媒认为,“北京则对台湾持有违背国际法的主权诉求,并且会在必要时动用武力。过去几天,北京侵犯台湾疆域开展实弹演习,这表明中国不会对这个岛屿松手。”可见这个《世界报》绝对是赤裸裸的美国喉舌,在整个西方宣扬错误言论。否则作为一个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连最基本的国际共识都不知道,这不就是恶意歪曲事实吗?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台湾拥有国家主权,这是联合国都承认的基本事实。然而德国《世界报》却能公然说出这种言论,可见他想在欧洲世界所宣扬的信息是多么无耻。而且该报还煞有介事的挑衅称,德国在2021年下半年向印太地区派遣'巴伐利亚号'护卫舰时,由于担心触怒北京,并没有靠近中国提出非法主权诉求的岛礁,也没有穿越台湾海峡,反而还寻求对上海港进行友好访问。”这种观点分明就是在指责德国政府没有对中国展开强硬,反而是对中国表现软弱,这就是典型的挑拨离间。
对此,《世界报》认为,“佩洛西访台让我们意识到了中国对台湾的威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根据台湾政府的估计,中国大约会在2025年具备攻台、且代价可控之能力。我们不能再继续对即将到来的对华冲突视而不见了,它早晚会来。现在我们还有时间为此做好准备。”显然这就是德媒的危言耸听,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希望德国政府在经济领域上选择与中国脱钩。而这样的做法不正好,适应了美国的要求吗?这也让我们怀疑这个德国媒体就是美国的喉舌。
另一个德国媒体《商报》刊发评论指出,如今欧洲政界以及各路专家都在警告与中国彻底脱钩之可怕场景,但事实上没有人真的要求完全脱钩,危言耸听只会正中北京下怀。《商报》认为,最迟从本站台海局势骤然升级起,所有人都必须明白,世界正在迈向中美冲突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尤其是产业链与中国紧密嵌合的德国企业,必须马上为冲突进一步升级做准备。显然这种危言耸听的报道,就是在恐吓德国企业尽快做出转移的准备,因为理由就是战争近在眼前。
《商报》渲染,“近年来,中国正在战略关键领域推动有针对性地脱钩。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则数十年来受益于欧盟等开放市场。德国企业曾经心甘情愿地让中国伙伴了解最新技术,中国技术人员能够从德企学习取经。一直到短短几年前,中国企业都能收购任何一家想要收购的欧洲企业。相反,欧洲企业从来没能在中国市场拥有这样的特权。”这样的论调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完全是一种颠倒是非的说辞。
中国并没有推动所谓的脱钩,而是美国和西方针对中国进行技术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这才是真正的事实。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逼迫中国企业不得不自我研发,这难道也被称为中国在经济脱钩,可见西方媒体有多无耻。同样中欧之间的经济技术交往,往往都是西方国家很不愿意将技术转移给中国。就像德国车企一样,我们拿出了市场,却并没有换来技术,这是赤裸裸的事实。这并没有像德国《商报》所宣传的那样,他们分明就是在倒打一耙。
如今他们更愿意看到中美两国因为台湾问题而爆发冲突,而在这之前,他们更希望本国的企业选择与中国脱钩。这样不仅仅能够在经济领域上对中国造成打击,同时又能防止未来爆发大规模冲突后,不至于让本国企业受损。对此,《商报》就宣称,“北京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也意味着美中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经济界现在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相应行动。”而所谓的行动无非就是让德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可问题是这符合了美国的心意,却并不符合德国企业的利益。
毕竟德国车企50%的利润都来源于对华市场,撤离中国市场就等于德国企业的倒闭,德国企业会做这样的选择吗?(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