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北约借新“战略构想”给亚太带来动荡不安

2022年06月30日12:21:25 军事 1879



席来旺

刚刚结束的北约峰会通过新版“战略概念文件”,挑衅中国,制造集团对抗,试图给亚太地区带来动荡,必将引起本地区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反对与抵制。

警惕北约借新“战略构想”给亚太带来动荡不安 - 天天要闻


一、北约涉华战略如何演变而来?

北约近年来涉华战略频频出现新的动向,而今又在其战略构想中对中国的表述再次在错误的道路上实现新突破。6月29日,北约马德里峰会通过的“战略概念文件”称,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
“北约”上一次发布战略构想还是在2010年,在10年前北约峰会通过的那份战略构想报告中,只是探讨了如何与俄罗斯建立一种不同的关系,当时并没有提到中国。此次发布的“新战略构想”将为北约未来10年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可是时隔10年,这份“新战略构想”竟然剑指中国、俄罗斯。
北约涉华战略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与北约并无太大交集。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高速发展,北约逐渐认识到中国影响力的挑战,北约为了解决自身所处的尴尬,需要塑造新的敌人,除了继续视俄为对手,开始将目光移到中国。
还在2019年12月的北约伦敦峰会上,就已经首次将中国纳入议程并写进会议声明。
2020年11月北约外长会议结束后,北约于12月1日公布了题为《北约2030年》的战略报告,报告长60页,包含138项具体建议。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北约必须适应一个与俄罗斯、中国的战略对抗时代,适应军事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地缘政治竞争回归。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是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建议设立一个咨询机构,协调西方对华政策,并强调所谓中国可能影响西方安全的活动内容。报告称,由于中国的崛起态势与国际行为,中国不能再被简单地视为一个亚洲角色,而北约对这一挑战的反应一直很缓慢,未来北约要更多聚焦中国。
按照2020年北约外长会议安排,北约秘书长以该报告为基础,在2021年初的峰会上向北约领导人提出建议,在得到批准后,着手制定一个新的战略构想,以取代2010年的北约战略构想。
2021年2月17—18日,北约成员国的国防部长视频会议上,如何应对中、俄威胁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
2021年2月19日,北约秘书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崛起是跨大西洋共同体的一个决定性问题。
2021年3月12日,加拿大北约协会召开“北约和中国的关系”论坛,讨论中国带来的所谓安全威胁。
2021年6月14日,北约30国领导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为期一天的高峰会议,在北约历史上第一次把中国作为“新的威胁”写进了《布鲁塞尔高峰会议公报》。
公报渲染称,“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国际政策可能带来挑战,我们需要作为一个联盟共同应对”,还称“中国的雄心和自信行为,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与联盟安全有关的领域,构成了系统性挑战。”据统计,2021年的北约峰会公报全文有10处提及中国一词,已开始正式将中国列为北约面临的系统性安全威胁。
2022年以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又在多个场合炒作中俄威胁,试图为6月底召开的北约马德里峰会造势。例如今年4月北约外长会前,斯托尔滕贝格就宣称,会将北约和中国的关系纳入拟批准的“新战略构想”当中,将考虑到中俄共同“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今年北约峰会前夕称,像2010年时的情况今天不会再发生了,因为中国虽不是北约的对手,但中国崛起对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是挑战。
就这样,北约逐渐在战略概念中将中国作为安全威胁之一

二、警惕北约给亚太地区带来动荡不安

众所周知,北约本是冷战的产物,今天应该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历史上的北约关注的是大西洋地区的安全。冷战时期,北约一直是旨在对抗苏联和华约集团的军事联盟,是跨大西洋关系的重要纽带。如今的国际局势早已发生了变化,北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北约的性质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格格不入。

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长期固守陈旧安全观念,早已沦为个别国家维持霸权的工具。

此次抛出的所谓新战略文件,从本质上看没有改变制造假象敌、搞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

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冷战结束后30年仍未改变制造“敌人”、搞阵营对抗的思维和做法。北约“战略概念文件”声称别国带来挑战,恰恰是北约自己在世界各地制造麻烦。北约声称自己是防御性组织、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肆意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导致大量平民丧生,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北约声称防区不会突破北大西洋,近年来却跑到亚太地区耀武扬威,试图把在欧洲搞集团对抗的套路复制到亚太。

美国“印太战略”正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此次新战略概念的出笼,预示着北约可能加大在印太活动,尤其是和中国的邻国日本与韩国加强合作。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日前在安理会警告到,北约不要以乌克兰危机为借口,在世界范围内挑动集团对抗,挑起“新冷战”,不要在亚太地区寻找假想敌,人为制造矛盾与分裂。中国坚决反对一些势力鼓动北约把触角进一步伸向亚太,导致本地区的动荡不安。

三、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冷战后北约的转型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敌人,把中国作为可能正在成为威胁,能为自身存在找到一条新的理由。

今年3月24日,我驻欧盟使团发言人曾指出,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北约秉持旧的安全观念,持续扩张区域和领域,以“旧冷战”的手法搞阵营对抗。必须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新冷战”,这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也违背世界人民的愿望。

千万不要忘记,就在23年前的今天,北约的炸弹开始在南联盟落下,造成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数千人伤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历史教训不能忘记。北约应反躬自省,彻底摒弃冷战思维,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通过对话谈判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是的,23年了,北约所欠下的血债,中国人从未忘记。而今,北约东扩竟然有蔓延到亚洲中国周边的态势。

中方多次表态,北约至今仍欠中国人民一笔血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北约这一野蛮暴行,也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北约所谓“战略概念文件”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肆意攻击抹黑中国,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对此中方将不得不高度关注,密切关注北约的战略调整,深为关切北约所谓“战略概念”文件的政策涵义,并将统筹应对,坚决有力回击。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从不输出意识形态,更没有搞过长臂管辖、单边制裁和经济胁迫。中国始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国际社会解决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大量公共产品。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遇,不是任何人的挑战。

我们敦促北约停止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抗。正如6月28日王毅外长对即将离任的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郁白时阐明的,欧洲要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客观和正确的认知,事实上,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是制度性对手。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