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能运回200万吨油中俄打造北极天然气工程,美国坐不住了

2022年06月30日00:00:02 军事 1733

一口气能运回200万吨油中俄打造北极天然气工程,美国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图为俄罗斯在北极圈部署的破冰船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打造了一座通过北极的天然气运输工程,这个工程每年能一口气为中国从俄罗斯运回200万吨的油气,这让美国一下子就坐不住了,那么这一超级运输工程究竟是什么能够让美国变得如此紧张呢?

一口气能运回200万吨油中俄打造北极天然气工程,美国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图为中国北极科考队

俄罗斯与中国打造的这个超级运输工程,它的名字就叫做北极天然气航道计划,该计划借助于北冰洋航道会在夏季冰层解冻开通这一特性,让中国能够利用大量的运输船从俄罗斯一口气运回至少200万吨的油气资源,这不仅能让中国减少高达数10亿美元的燃油和天然气采购资金,而且也能让俄罗斯获得巨大的利润,难怪美国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一下子坐不住了。

一口气能运回200万吨油中俄打造北极天然气工程,美国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图为俄罗斯在北极圈上的油气开采设施

尤其是在北冰洋航道与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重重排兵布阵,层层封锁的马六甲通道体系完全不一样,在北极圈冬季的封航时段,就算是美国这样的海上军事大国,也不会冒着本国军舰在北冰洋冰层上撞毁的风险,提前派遣舰队对北冰洋航线提前进行封堵工作,尤其是在美国重型破冰船数量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唯一能够在北冰洋航道封冻季节进行提前考察的船只,将只能是美国部署的各种攻击型核潜艇,这样美国想要提前在北冰洋航道上部署障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更让美国觉得难受的地方在于,就算北冰洋航道开始解冻,它的绝大部分可通行区域都与俄罗斯的领海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哪怕美国想要借助本国海军的力量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北冰洋航线进行封堵,但他们也不能冒险派出军舰闯入俄罗斯的领海内,对在其中航行的商船进行拦截和检查工作,否则,哪怕俄罗斯目前的水面战斗力并不足以抵抗美国海军的力量,但俄罗斯所拥有的大量巡航导弹核潜艇,又或者是弹道导弹战略打击核潜艇,都足以让美国必须认真考虑强行封锁北冰洋航道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可怕后果。

一口气能运回200万吨油中俄打造北极天然气工程,美国坐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如果俄罗斯在冰原上部署管道

尤其是在中俄两国在北冰洋航道问题上再次展开密切合作之后,俄罗斯不仅能够大量出口本国的油气资源,还能从世界工厂中国的手里面获得大量的资金,这也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所能造成的影响将被大幅降低,更不要说,如果让中国将手伸到了北冰洋航线的开发工作之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而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美国并不希望发生的。难怪美国会想方设法给中国和俄罗斯的北冰洋航道开发计划制造障碍,哪怕他们在北极圈开发项目上并没有任何的优势,但如果他们不想方设法阻止中国与俄罗斯在北极圈项目上合作,那将意味着美方在北极地区话语权的减少,以及中俄两国联手对抗美国可能性的继续增加,所以,哪怕明知自己做不到,美国也会对中俄两国在北冰洋航道上的计划进行积极破坏。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俄乌战争乌克兰必败的100大理由: - 天天要闻

俄乌战争乌克兰必败的100大理由:

1、国土面积小,资源少。2、人口少,而且已外逃三分之一多。3、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难以支撑大规模长期战争消耗。4、军事资源有限,武器装备的更新和补充面临较大困难。5、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防御空间较为狭窄。6、战争持久力不足,资源和人力的续航能
中俄少儿在中国北疆展才艺 话中俄友谊 - 天天要闻

中俄少儿在中国北疆展才艺 话中俄友谊

中新网哈尔滨6月14日电(记者 王妮娜)6月14日,中俄少儿艺术交流展演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体育馆举行,500多名中俄少年欢聚一堂,互赠礼物,增进中俄两国少年儿童之间的跨国友谊。 密山市位于黑....
导弹风暴席卷乌克兰,基辅震动! - 天天要闻

导弹风暴席卷乌克兰,基辅震动!

导弹风暴席卷乌克兰,基辅震动!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舞台上,战争与和平的界限往往在一瞬间变得模糊不清。当导弹划破夜空,带来的是毁灭与恐惧,而非和平与安宁。乌克兰,这个曾经宁静的国度,如今却在导弹的风暴中颤栗,基辅的灯火在爆炸声中摇曳,仿佛在诉
乌女兵阵亡成倍增长,泽连斯基前造型师殒命前线 - 天天要闻

乌女兵阵亡成倍增长,泽连斯基前造型师殒命前线

由于兵源枯竭,乌克兰从去年开始就大规模征召女性入伍。头几个月,大部分乌克兰女兵还基本上在后勤部门、无人机班组等相对安全的部门从事战斗任务。但随着俄乌战事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大量的女兵被送上了第一线。基....
美联邦航空局承认对波音监管“手太松” - 天天要闻

美联邦航空局承认对波音监管“手太松”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迈克·惠特克13日承认,该机构以往对波音公司的监管“手太松”。  惠特克当天在国会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一场听证会上说,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今年1月5日发生飞行中门塞脱落事故之前,联邦航空局对波音的监管方式“手太松,过于注重文件审查,对现场检查不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