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2021年04月02日20:27:02 军事 1908

说到战争,我们只会想到战火连天的场面,但你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场无声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堪比人类战争史上任何一场战役。这场战争也成为了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长津湖战役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冰雕连

冰雕连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他们手中握着手雷弹,但却没有开火。

几个胆大的美军爬上志愿军阵地,才发现整连129个志愿军官兵被冻成了冰雕,枪口却冲着敌人来的方向,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美军有人想要把他们手中的枪拿走,但却怎么也拿不下来,最终不得不掰断了三根手指头.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129位被冻成冰雕的战士

这129个战士正是我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只是对于“冰雕连”的事件,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还有人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的冬天

长津湖,地处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之上,海拔都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所以这里终年温度都非常低。被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所环抱,周围崇山险峻,层峦叠嶂,高山深涧,树林繁茂,山间道路狭窄,终年寥无人烟。而每年10月的这里就是已经是寒冷的冬天,温度已经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风雪交加,那种寒冷不是我们可以体会到的。

而在1950年10月底,这里遭遇了50年不遇的寒冷,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美陆战第1师长史密斯曾对美军战史学家谈道:“长津湖地区根本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然而,一场长达20多天的战役在这里打响了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不亚于我国任何一场战役。伤亡人数虽然不能说是最多的,但是惨状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当我们看到那些记录的照片时,眼泪都是不自主地往下流。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长津湖战役志愿军雪地中前行

出兵朝鲜

1950年9月15日,我军派遣志愿军远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的保卫行动。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志愿军渡过了鸭绿江,赶赴了朝鲜战场。而在这场战役中,对手是美国的刚强大炮。相比我军当时的设备,那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但志愿军并没有就这样放弃,而是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奋力杀敌。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长津湖战役

我军当时与美国军队的差距有多大?

从武器补给方面来说美军的装备精良这无疑是掌握了绝对的优势。再加上美军当时还出动了上百架的战机。所以实力有多雄厚就不用多说了。除了空军中的优势,而陆军方面,美军当时也有一个师的坦克营,大概有71辆坦克,炮兵营还有三个,战士们手中配备的都是大口径的火炮,就算是步兵手中最基础的步枪火力也远在志愿军之上。这个我们应该都可以想象到,在当时的战争时期,基本上每个国家的武器都比我国的武器要强很多。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冰雕连战士致死都未闭眼休息

我国当时的志愿军,在武器上是非常穷困的,大口径的火炮几乎是没有的重型的武器最多也就几个迫击炮,重机枪什么的。但是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这些重型的武器很多都成为了废铁,大多的炮弹都打不响,基础的步枪更是失去了原有的战斗力。这样一对看起像“废铁”一样的武器,在这场战斗中显然占据不了任何的优势。但最终就是凭借这些“废铁”,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在人数上我国当时还是力压美国,当时参加这场战斗的是第20军和第27军部队,总兵力共计8万人左右,而美军当时只有3万人左右。基本上是3比1的状态。不过人数上确然是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美军航空部队的力量,威力有多么巨大这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

也因为这样的劣势,我国志愿军为了躲避美国航空兵的威胁,只能不分昼夜地前进。最终美军还是炸毁了我国运输车,使得我军部队在之后的作战中,后勤弹药补给和粮草什么的都没有。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长津湖战役中战士们雪地取暖

战士们是如何抗寒的

当时天气有多么的寒冷,是我们现在人难以想象的。根据幸存者的回忆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就会整个掉下来,一点都没有知觉。在雪地里长期地行走,让他们的双腿早已经失去了知觉。等他们发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皮肉早已和鞋子,袜子粘在了一起几天之后,双腿的皮肉就会开始腐烂。即便如此,部队也不能停下来,就算是有队友一不小心从雪地上滑了下去,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能去救。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长津湖战役战士前行

当年的长津湖畔,人走在雪里也只能露出上半身,温度都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部队缺少棉衣棉被。为了御寒志愿军只能从棉被中掏出一部分的棉花,然后给自己做成手套,耳套,袜子等等。在那样的环境下,为了躲避美军,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志愿军都不能生火取暖,更不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饭,喝上一口热乎的水。如果这样做,显然是在暴露自己的位置,那么整个部队就会被美军轰炸,死伤惨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只能一把雪就这炒面吃下去,完全没有热量的补充,更不用谈及营养的补充。因为断了补给,战士们的棉被根本就不够用。导致在晚上,都是十多个战士共用一个棉被,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可以御寒的东西。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志愿军被冻成冰雕

在作战期间,最适合行动的时间就是晚上,所以志愿军必须利用晚上行动,为了更加地隐蔽,更加安全,只能选择匍匐前进。而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很多的战士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李士瑜作为这场战役中的老战士,在提到的时候也是哭得泣不成声,面对敌人的方向,一百多战士冻死在阵地上,他们个手举钢枪,注视着对方,仿佛就像是准备一跃而起的冰雕一样。

这些战士在被冻死之前都是准备战斗的姿势,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整整6天6夜,穿着单薄的衣裳、啃着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趴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一直不敢合眼。没人敢睡,因为一旦睡着了,第二天就再也叫不醒了。如此震撼人心的“冰雕连”让我们永生难忘。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被冻死的志愿军

终于,他们等到了美军的到来。但在那一刻,他们早已无法动弹,一排排的战士早已冻死,美军看到这样的情况都脱帽致敬。根据统计在这场战役中们造成冻伤减员28954人,被冻死人数1000人,遭严重冻伤不治得有3000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志愿军战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

精神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冰雕连战士的绝笔信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冰雕连的战士用生命写下了最后的绝笔信:“我爱我的亲人和我的祖国,也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我决不屈服于你,即便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长津湖战役美军被打跑

美军被打跑

美军在给第一个冰雕连致敬之后,就继续前进了,结果遭遇了我国志愿军第二个“冰雕连”。而这次他们再也没有那么幸运,因为这次他们遇到的是“会动”的冰人。当冲锋号响起的时候,无数的战士从雪地里冒了出来,犹如天兵神将一般,冲杀的声音非常震撼。在这个时候很多战士才发现,自己的腿早已被冻得坏死,但在那样的时刻,他们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就算是只剩下一条腿也要勇往直前。在这样突如其来的攻势下,美军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最终只能狼狈逃窜。

在这场战役中,我国志愿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打扫战场的人说了两句话:勇士和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冰雕连战士

只有让敌人生出敬畏之心的军队才能被称之为是最强的军队,而“冰雕连”做到了,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了祖国的明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很多人都只记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却忘记了这些牺牲了的英雄。希望我们的后代都能够记住他们为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一切。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安定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烈士遗骸回国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志愿军遗体回国在机场画面

2013年,中国与韩国达成了协议,将在韩的志愿军遗骸归还给了中国。从2014年至2019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六年移交共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020年9月27日,韩方将向中方再次移交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这些烈士在祖国的努力下,终于如愿回到了自己的国土,回到了祖国你的怀抱。

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我军129人冻成冰雕,美军脱帽致敬 - 天天要闻

图|志愿军遗体回国

时间实在是太久了。60多年的时间,孩童都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些思念这些烈士的亲人也已经含恨而去。这些烈士为了保家卫国将骸骨埋在他乡,如今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昔日,你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如今,用五星红旗当做你们的战袍迎接他们回家。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6月18日俄乌最新: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 - 天天要闻

6月18日俄乌最新: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

2024年6月18日,俄乌战争进入第846天。 先来看看战场上的情况。 哈尔科夫前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消息来源都报告说,在赫利博克(Hlyboke)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目前定居....
美海军对记者说:跟胡塞武装交手疲惫还扛不住 - 天天要闻

美海军对记者说:跟胡塞武装交手疲惫还扛不住

以前都是胡塞说打了山姆多少舰艇,有殖人就死不承认,说是假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山姆的美联社记者去现场采访后怎么说的,他说几十年来,山姆海军一直把前毛熊、现大毛和东方兔列为对手,并做好了与之爆发激烈冲突的准备。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 天天要闻

台湾正被美国塑造成下一个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诱战

长期以来,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个“阴谋论”的说法,即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能够动员国内社会舆论早点参战,向日本“禁运”石油,最终逼得日本跳脚,突袭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说法把它称为“罗斯福的苦....
国家能源集团、国网、大唐、中广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变动! - 天天要闻

国家能源集团、国网、大唐、中广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变动!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大唐、中广核、中国电建、中国华电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发生变动。这些变动不仅是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全新调整,更反映了国家对能源行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在这些央企高管的更迭中,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的新任领导者走马上任,他们将为能源行业的发
戈壁传奇:中国导弹靶场背后的英雄史诗 - 天天要闻

戈壁传奇:中国导弹靶场背后的英雄史诗

戈壁铸剑:中国导弹靶场建设的传奇故事“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这句口号,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和军人,在荒凉、恶劣的戈壁滩上,为中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奉献。而这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中国导弹靶场建设的传奇故事。
赖清德黄埔校庆“洗涤军心”?碰瓷马英九加码闹腾 - 天天要闻

赖清德黄埔校庆“洗涤军心”?碰瓷马英九加码闹腾

台军陆军官校16日举行黄埔建校百年校庆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与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均亲赴现场。赖清德还作为“三军统帅”致辞。不过令舆论倍感意外的是,赖在发言中竟将炮口对准“前任的前任”领导人马英九,宣称不能够接受“首战即终战”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