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中美关税战期间,身为商人的我做了一个艰难选择……

中美经贸高层在日内瓦会谈中达成重要成果——双方互相取消了对对方的报复性关税,可以说过去一个多月高度紧张的中美关系暂时趋缓了。

但是,无数中小企业主进退维谷的生存困境依然存在。相信不少读者都记得,tiktok难民、俄勒冈“种田哥”木林不仅是一名小红书网红,还是一名从事派对租赁的企业家,此轮中美贸易战对他的业务造成了巨大影响。

正如他在自己视频中提到的那样,“让我们不要忘记今年春节前后小红书上那种中美人民团结在一起的感觉”——毕竟我们都知道,贸易战没有赢家。

近日观察者网连线了木林,让我们跟随“种田哥”,在关税数字的余震中倾听一下来自美国真实市场主体的声音。

【对话/观察者网 郑乐欢】

观察者网:我看到在近期视频中,你的温室大棚终于搭建好了,感觉怎么样?

木林:这就说来话长了,今年的春天来得晚了些,不过问题不是很大。我从一家专门做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那边订购了7个花箱,正如你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我计划将它们全都制作好放在温室里。我大概种了30株幼苗,当然还计划在外面山上也种一些。目前来说,我的“种田计划”一切顺利。

观察者网:有没有和中国网友讨论你的“种田”过程?这次从他们那边有没有收获什么启发?

木林:当然,我现在在小红书上有一个群聊,在里面我们会讨论各种事情,不只是种田,关于最近发生的一些时事我们也会讨论。的确,从中国网友那里我又接受到了很多新的意见和想法。

我认为大家看我“种田”,都能够享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云体验”,所以我会问我的中国朋友们很多问题,让他们也更多地参与到我的“种田”工作中。有意思的是,他们称自己是“云监工”。

木林在大棚里将幼苗种到买来的花箱中小红书

观察者网:刚才你提到你从一家中国公司进口花箱,这是否会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这次关税战对你的公司业务有什么影响吗?

木林:首先,我对比了好几家公司的产品,因为这家中国产品的价格比美国货更加便宜,且免运费,所以我选择了这家中国公司的产品。

接着说说关税战的影响,毋庸置疑,影响非常大。举个例子,我有一位朋友在美国开电玩街机厅,她从一家中国公司那边买了几款街机游戏,大概花了10万美元,但是刚生产出来且发货不久后,中美贸易战就开始了。于是,这些游戏就搁置在港口外的海面上无法卸货,因为她必须支付两倍、甚至三倍于原来的价格。当时,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所以那段时间我什么都没有采购。

我之前也讲过,我的业务是负责派对租赁的,因此需要进口很多蹦蹦床、充气水滑梯这样的产品,而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特别是从广州那边采购。但这次关税战期间,我几乎没有采购任何东西,因为高额的关税让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请问有哪个理性的商人会继续按原来的路子采购?所以我就停止了采购,这次贸易战对美国和中国都是一次打击,我看不出来这对美国有什么帮助。

现在,中美暂时达成了协议,这是一件好事,不过的确很多人在此前都遭受了很大的关税冲击。

观察者网: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部分商品价格涨幅超50%,对此,你有没有感受到?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有哪些商品因关税涨价后变得难以承受?

木林:当然,衣服比以前更贵了,电子产品也变得更贵了,最令人吃惊的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比如鸡蛋。这只是我的直观感受和分享,我并不了解关税对于物价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

目前,美国政府有两个主要想法:第一,让制造业重返美国,但这要花费很长时间;第二,与各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我们的领导层认为这对美国人民来说是个好事情。但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个问题,或者说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根本不在意贫困人口。对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而言,他们完全可以承受关税战下的通货膨胀,但对于那些原本就苦苦挣扎的人而言,他们就很难撑下去了,所以关税对这个群体的影响和打击是最大的。但我们领导层声称从长远来看,这些人都会受益,这完全说不通。

我知道这次贸易战不仅对很多美国民众,也对很多中国民众有影响。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美国的关税政策无法真正帮助大多数美国公民,因为关税带来的成本都被企业转嫁给了消费者。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145%的关税,但谁来支付这笔费用?我敢保证,不会是企业,而是消费者。

实际上,作为一名商人,我自己也面临过道德选择困境。贸易战期间我没有进口任何东西,与此同时我的生活成本却在不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企业很容易就会把成本转嫁给客户。所以,我不得不审视自己、扪心自问——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是将成本转嫁给我的客户?还是我们自己承担成本?

后来,我们公司制作了一个视频,并且分享给了社区的朋友们——我们告诉大家,我们会自己承担通货膨胀的成本,承诺在此期间不会涨价,并且呼吁社区的其他企业也这样做。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6日,美国普莱森顿沃尔玛超市沃尔玛公司此前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其将上调部分商品在美售价。特朗普则认为,沃尔玛去年利润丰厚,理应自行承担关税成本。 IC photo

观察者网: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木林:说实话,我知道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么做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整天把爱国主义挂在嘴边,但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如果没人愿意做出自我牺牲,那这算哪门子的爱国主义?现在我的确赚得比以前少了,不过这也没关系。

观察者网:之前纽约时报做过一个报道,其中盘点了普通美国人家中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一些商品的依赖度甚至高达99%以上。在你的生活中,中国制造的比例有多少?

木林:非常多,比如现在我用的苹果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有很多汽车零部件和电器都是中国制造的。再比如,我之前跟你分享的蹦蹦床、充气水滑梯也都是中国制造的,没有它们我的生意就做不成了。能够生产这些产品的地方,除了中国,可能就只有墨西哥菲律宾的几家工厂。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用品上,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对此我没有感到任何困扰。

但是你知道,在美国有一种刻板观念:当我们谈到“中国制造”这个词时,往往会带有负面色彩,而这些想法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希望独占市场份额的美国公司所主导和宣传的,比如宣传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有问题等等。要知道中国制造的产品成本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然后美国公司进口这些“中国制造”,以八倍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赚取高额利润,同时继续宣传“看看,这就是所谓‘中国制造’”的负面信息。

我个人从来没有买到过有什么质量问题的中国产品,所以并没有受到“中国制造”的困扰。事实上,既然现在贸易战已经趋缓,未来我也希望更进一步研究中国市场,看看怎么从中国采购更多的产品,来解决成本问题。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观察者网:你提到未来你想从中国采购更多的产品,目前有什么渠道吗?因为我看到你在最近的视频中有谈到你正在使用淘宝。

木林:是的,之前我一直在淘宝上闲逛。我注意到一些充气玩具公司如果卖给本国人的话价格会便宜很多,但如果他们卖给美国人的话,价格会贵得多,这还是在扣除进口费之前。所以,这其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空间。

观察者网:中美贸易战爆发后,美国社交媒体出现了“关税难民”这样的标签,部分人认为这是民众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无奈反抗。从“TikTok难民”到“关税难民”,你怎么看美国人包括自己身上的这些新标签?你如何看待美国人因为关税而转向中国购物APP的这种现象?

木林:也许是我在小红书呆的时间比较久了,“TikTok难民”这个词对我而言都有点陌生了,我觉得自己现在更像是从TikTok来的朋友。小红书上我受到了中国网友的热烈欢迎,并且在和中国人互动之后,我的观念也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大的一点是经济层面的。我想说,我真的厌倦了企业的贪婪,尤其是我开始和中国人打交道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做的事情有多猖獗。

曾经有一段时间,当我得知中国某样产品的价格,我会不自觉地惊讶然后心想“这价格不可能是真的,骗人的吧”,或者是“便宜肯定没好货”。但在和中国网友互动、“对账”以后,我意识到这确实是真的。

我猜很多美国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于是就变成了所谓的“关税难民”。就像我之前说的,等关税风波过去,我想立刻研究一下怎么从中国采购更加便宜的产品。

观察者网:这次中美经贸会谈达成联合声明,双方都取消了报复性关税,普通美国民众如何看待这一成果?美国商界对此又有什么看法?

木林:我不太愿意代表其他人发言,但我认为没有哪个商人会希望看到贸易战爆发,也没有任何一国的民众会欢迎贸易战。所以,贸易战暂告一段落既让我感到一丝担忧,也让我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现在美国社会也受到了这次中美经贸谈判结果的鼓舞。自从我来到小红书以来,我就一直坚持这个立场:与中国朋友和平相处,我们携手发展,远比互相对抗要好得多。

4月中旬以来,多名博主在tiktok发布了奢侈品代工揭秘的视频。视频同时嵌入一行小字:去敦煌网,用更低的价格购买类似的商品,敦煌网就此在外网走红。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没有人希望看到贸易战爆发,但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都担心“战火”会重燃,美国社会是否有类似担忧?对此会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木林:据我了解,美国民众并没有很担心这种情况会再次发生,至少目前我们正在朝着与贸易战相反的方向前进,这点还是比较鼓舞人心的。

但不得不说,再次爆发贸易战的风险和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应对这种风险的唯一合理方法可能就是去找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我无法想象美国能自己生产廉价的玩具、鞋子或衣服,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了。但一旦我们将这些制造业外包,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尽管这不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未来中美贸易战再次爆发,并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话,美国企业可能就不得不去墨西哥、菲律宾、印度等地寻找替代商。这很正常,也是商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我不认为“美国制造”能变成现实,因为现实情况就是美国企业与美国民众仍然需要廉价产品,而这些产品在美国本土根本找不到。

观察者网:之前你在小红书上发过一条视频,你提到“让我们不要忘记今年春节前后那种中美人民团结在一起的感觉”,而这条视频发布的时候,中美经贸会谈还没有开始。能谈谈你当时发这条视频的感受吗?

木林:是的,那条视频实际上是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发布的。在那段时间中,我与很多中国网友交流过,很多人都对美国表达了愤怒,这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发布这个视频,一方面是做一个善意的提醒:我并不是那个向中国征收关税的人,而你们也没有向我征收关税,所以我们之间仍然可以做朋友。另一方面,我想让大家回忆一下,今年1月时小红书的那种氛围,我们彼此分享、彼此学习。虽然后来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政治事件,导致中美两国关系变得紧张,但我认为如果我们能保持1月份的那种精神状态,将是克服这些障碍的最佳途径。大部分美国人都渴望和平,虽然有些人持不同意见,但大部分人都希望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