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没能睡好,在我提到伊斯坦布尔会谈普京赢了之后,引来了许多朋友对我的指责。
他们质问我是“俄粉”吗,是不是在为普京撑腰?
其实看看今天俄乌和谈的的结果,却显示俄方对谈判结果总体感到满意,乌方则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因为谈判的成果非常有限。
唯一的具体成果是双方同意以1000比1000的比例交换战俘。
除此之外,双方还就停火问题达成保持书面沟通的共识,但谈判只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就一拍两散了。
此次谈判,乌克兰派遣了其精锐部队,泽连斯基总统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候,乌克兰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高层领导亲自出面。
而俄罗斯方面则仅派出副部级以下的低级官员参与。
就在这样的不对等情况下,出现这样的结果,难不成要说泽连斯基取得了胜利?
我此前预测普京在谈判中占据优势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但这与我个人的喜好无关,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向来是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后给出判断,而不是基于具体的支持或反对某一方。
我年轻时是一名记者,后来成为学者,一直以来我的习惯就是将个人的情感好恶放在一边,专注于事情本身以及可能的发展,为各位提供一个客观的判断。
我之所以认为俄罗斯方面在此次谈判中实现了其战略目标,从谈判本身来看。
第一,俄罗斯采取了拖延战术,这符合其需求,即在战场上慢慢推进,同时在谈判桌上慢慢拖延,让西方国家感到着急。
第二,俄罗斯在拖延过程中坚持所谓的“三不原则”,即不拒绝、不承诺、不负责,这显然是他们早已计划好的战术。
第三,俄罗斯在谈判中采取了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的策略。
例如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甚至在会谈中提出要求乌克兰东部四个州完整划归其所有,若不满足则要求更多州。
这表现出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并没有达成协议的诚意。
此前,特朗普曾宣称在其上台24小时内结束冲突,并列出百日计划,但如今这些计划都已不再提及。
谈判的轨迹正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最终结果,但整个谈判的节奏显然被俄罗斯所掌控,其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都在逐步推进自己的目标。
反观泽连斯基,他面临的压力巨大,西方国家目前处于分裂状态,美国施压泽连斯基去谈判,而他自己也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参与。
谈判一结束,泽连斯基便立即飞往阿尔巴尼亚,与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开会,并给特朗普打电话寻求对策。
这一切都在按照普京的盘算逐步发展,无论你是否喜欢乌克兰或俄罗斯,这就是当前的现实。在本轮谈判中,俄罗斯方面确实占据了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