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谁最相信美国正在衰落?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自己

Club提要:在此轮关税战中,中国是否意外获得了战略回旋的机遇?面对欧洲对华政策中日益突出的“信任赤字”,中国又如何看待与欧洲在战略定位上的根本分歧?当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深度重构的关键时期,倡导“信任但对话”是否足以打破僵局?中国将在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的新时代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近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接受德国发行量最大纸媒《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专访,就中美关系走向、国际格局演变与全球安全秩序等关键议题,分享了他的观察与判断。

北京对话与观察者网翻译并发布中文版。

【翻译/李泽西 核译/刘松瑀】

《南德意志报》:周波,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大校,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于1979年入伍,在其新书《世界应该惧怕中国吗?》中,他阐释了中国的权力主张。

周波先生,对于关税、出口管制、制裁清单,中美之间的语气愈发强硬。这是否意味着经济战已经开始?

周波:这些反应说明,中国政府已经从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吸取了教训,现在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已经下降,经济也更深地融入全球。同时我想到美国前国防部长奥斯汀的话,他说中美之间的战争并非不可避免——这句话反驳了某些美国将领不负责任的言论。

在特朗普推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洛杉矶港自华进口量腰斩 视频截图

《南德意志报》:经济一体化是一种误判吗?

周波:像很多人一样,我曾认为经济一体化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然而,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却给全世界带来了损害。在美国国内,抗议此事的声音此起彼伏,并且有向国际层面蔓延的趋势。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分裂程度极为严重,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还体现在两党之间。至于他在国会骚乱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真的被认真追究过,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今,美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朗普发动了一场针对国际社会的“十字军东征”,他认为这个世界对美国不友好,甚至是充满敌意的。

《南德意志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周波:因为美国正在走向衰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经济的50%,如今只剩四分之一。这一衰落的过程是缓慢的,并且只是相对的。但是谁最相信美国正在衰落呢?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自己。特朗普之所以再次当选,是因为他宣称美国正“哀鸿遍野”,并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

在疫情前,大家还在说中国很快将超越美国。如今这类说法少了些,但并非没有可能,尤其考虑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进展。不过,中国是否能成为第一大国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正是美国应当反思的原因。

《南德意志报》:此次“关税战”对中国是一次战略机遇吗?

周波:当然是的。如拿破仑所言:如果你的敌人犯了错误,就不要打扰他。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但如果有人将这种竞争看作是战略性博弈,他们可能会这么想。特朗普的政策拉近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尽管中欧之间存在分歧,但面对共同威胁,中欧之间也建立了新的共识。

《南德意志报》:中欧之间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在乌克兰冲突中的立场。中国希望将来在俄乌冲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周波:在停火之后,如果战线形成事实上的边界,双方都想获得安全保障,那么像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全球南方国家可以成为调解方。乌克兰害怕继续丧失领土,俄罗斯担心被孤立,莫斯科需要那些被视为“中立”的国家来提供集体安全保障。

俄乌冲突期间,一名俄罗斯军人正在操作一架Supercam无人机。

《南德意志报》:没有中国在经济上的支持,俄罗斯不可能打这场战争。

周波:中国对俄出口确实增加了,但那不是为了支持俄罗斯,而是因为俄罗斯被欧洲市场排除在外。有些商品虽然确实可以军民两用,但基本都是民用的。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拿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确凿证据。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也面临着困难,如果有出口机会,而又不违反规则,我们当然会去做。

《南德意志报》:欧盟掌握的信息显示,中国的无人机正在被运往俄罗斯。

周波:这是不可能的。这可能是从第三国进口的零部件在那里组装。中国政府已经正式禁止某些商品出口,包括所有类型的无人机。

《南德意志报》:为什么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表现出道义上的明确立场?

周波:中国和俄罗斯是彼此最大的邻国。我们无法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关系。即便未来普京不再执政,也不会有哪位俄罗斯总统会彻底改变对华政策。

《南德意志报》:目前是否正在酝酿建立一项维和机制?

周波:这里有两个“如果”——如果需要维和,中国可以牵头,中国的国际信誉毋庸置疑。其次,这场冲突发生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如果北约国家参与其中,俄罗斯绝不会接受。因此,维和行动只能由全球南方和个别非北约的欧洲国家参与。同时,中国在战后重建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现在尚不清楚重建资金从何而来,但中国的基建会比其他国家更快、更便宜。

《南德意志报》:中国没有帮助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轰炸,却愿意参与重建,这难道不是一种精心的算计吗?

周波:你显然代表了欧洲的立场,甚至是亲乌克兰的立场。中国与乌克兰的关系依然很好,我们仍然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当两个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时,很难保持平衡。

《南德意志报》:中国将成为欧洲新的安全力量吗?

周波:俄罗斯大概率不会反对。欧盟也可能会赞成,因为联合国是授权维和任务的机构,它决定哪些国家可以派遣部队。

《南德意志报》:最近有消息称两艘中国船只与波罗的海海底电缆损坏有关。这类消息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参与者的形象相符吗?

周波:我很惊讶有人声称这些电缆是中国切断的。中国为什么要切断远在欧洲的电缆?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查,那我们表示欢迎。中国不想成为替罪羊。

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显示,波罗的海中一条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天然气管道受损。半岛电视台

《南德意志报》:香港“民主运动”被镇压、新疆的教培中心……还有2020年王毅外长在慕尼黑称新冠疫情已得到控制。您理解欧洲为何对中国不信任吗?

周波:在我们看来,问题更多出在欧洲。我们对欧洲的态度一直很一致,倒是欧洲国家时不时改变立场。就连默克尔总理一开始对中国也不是特别友好,但访问之后她改变了看法。她亲眼看到了中国发生的事情,也意识到中欧关系的重要性。

《南德意志报》:为何您批评欧洲将中国同时定位为“经济伙伴、战略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

周波:这个定位更多反映了欧洲自身的困惑,而不是中国的状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最大的出口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最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真正的挑战是理解中国。中国头上戴着很多“帽子”,戴太多帽子的人容易被看成魔术师,既迷人又令人捉摸不透。

《南德意志报》:中国是否会放弃和平统一的目标?

周波:《反分裂国家法》列出了三种可能使用武力的情形。第一种是台湾正式宣布独立。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台湾人疯了。第二种是外国势力介入帮助台湾独立,我也认为不大可能。关键是第三种:如果中国认为所有和平统一的希望都已经破灭,就必须动用武力。因此问题在于:如何维护台海和平?答案是,只要中国仍相信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它就会耐心等待。

《南德意志报》:2049年是否是实现“统一”的最后期限?

周波:2049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年。但是否包括统一台湾,官方从未明确表示。

《南德意志报》:中国承诺不会将南海军事化,但现在南海已有机场和导弹系统,这是为什么?

周波:关键词在于“军事化”。在西方看来,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岛被自动视为军事化行动,但中国不这么看。我们认为这些岛礁属于中国,可以在那里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尤其是在美方频繁挑衅的情况下。

4月27日,美菲两国在菲律宾北部的三描礼士省举行实弹演习。

《南德意志报》:中国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只有几十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政府是依据什么提出的主张?

周波:中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主张不止几十年。根据海洋法,拥有岛礁主权自然伴随水域权益。

《南德意志报》:海牙仲裁法院在2016年的裁决中否定了中国的历史主张。

周波:中国从未接受这个裁决。美国军机和军舰频频进入相关海域,这是发生拦截事件的根本原因。美国表现得像是国际海洋法的捍卫者,但它自己都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南德意志报》:如何稳定中美关系?

周波: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但还没有结果。能继续对话本身就是好事,所以我提出了“信任但对话(Trust but Talk)”的主张,改自里根总统的“信任但核实”。里根的说法是一个礼貌的说法,因为直接说“我不信你”不太好听。那么就说:让我们核实吧,也许由此可以建立信任。但中美之间不像冷战那样需要核实,中国永远不会像美国那样拥有那么多核弹头,我对此很有信心。我们应该谈的是战略稳定,包括网络空间、人工智能和外层空间等新领域。

《南德意志报》:中德之间是否存在信任?

周波:我不把“信任”这个词看得太重。如果存在,那很好。如果没有,只要有共同利益,依然可以合作。

《南德意志报》:这也是中国对变动中的世界秩序的看法吗?

周波:国际秩序从来都不是真正“自由主义秩序”,如果相信这种说法只会导致自恋,并且一旦失望,就会开始寻找敌人。事实上,世界秩序是不同文化、宗教和文明的混合体。如今,全球化和人工智能让世界更加紧密,这需要共同努力。美国的封闭和加征关税行不通了,因为造一辆汽车,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来自本国。总体来说,合作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