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军马尔代夫,印度不敢再造次,一见到马外长,开口就是邻国优先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上台后,就给印度下了“通牒”,即要求印度把在该国驻军都撤回去。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一天时,印度终于赖不下去,召回了最后一批军事人员。那么,为什么在撤军马尔代夫这件事上,印度没有再造次呢?


(印度从马尔代夫撤军)


一、撤军马尔代夫,印度按时完成

按照马尔代夫和印度双方之间的约定,5月10日是印度撤军的最后期限,总共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作为第一步,也就是在今年3月10日,印度撤离了驻扎马尔代夫最南端阿杜环礁的25名印度士兵。

接下来,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撤回其余剩下的驻扎马尔代夫的军人。现在来看,印度已经做到了。根据法新社援引印度的官员报道称,当地时间7日和10日,分别有50名和27名印度士兵按时撤离。

事实上,对于从马尔代夫撤军这件事,印度方面是极其不乐意的。

据了解,从开始撤军到最后全面撤离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印度并没有为结束军事部署而公开举办任何纪念仪式。


(印度总理 莫迪)


当然,印度保持这样的态度,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此次撤军的意义不仅重大,而且在外界看来,颇有种被“扫地出门”的感觉。

要说起来印度从马尔代夫全面撤军这件事,其实两国已经协商很久了,在国际社会上也闹出不小的动静。当时穆伊兹成功当选总统之位后,就明确发布消息称,印度必须撤走所有在马尔代夫的军队,且给出的最后时间是在3月15日。

但已经习惯在南亚“称王称霸”的印度,可不愿意这么听话,但奈何穆伊兹态度特别强硬,所有后面印度也就同意了。不过,口头上虽然“同意”,不意味着印度会采取实际行动。所以,针对撤军马尔代夫这件事,印度是能拖则拖。


(穆伊兹)


二、三大因素影响,印度按时撤离

那么,问题就来了,奉行“拖”字诀的印度政府,为何现如今会遵守两国商定的程序,完成撤军呢?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首先,是因为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再耗下去只会更被动。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穆伊兹上台后,就在各种场合督促印度,从马尔代夫撤离,这确实让莫迪感到很愤怒。但印度如果真的和穆伊兹硬碰硬,那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今日不同往日,印度必然会被马尔代夫的政权有所顾忌。

(印度给马尔代夫提供的直升机)


其次,穆伊兹在上台后,一改以往首访国家选择印度的做法,而是先到访了阿联酋土耳其,随即又继续绕开印度抵达中国进行访问。

此举已经摆明了马尔代夫之后在外交政策的态度,按照穆伊兹的话来说,就是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

这显然已经说明,穆伊兹在努力摆脱扮演“印度后院”的角色。长此以往下去,那马尔代夫和印度两国的关系,必然会越走越远。因此,为了继续维护“南亚霸主梦”,印度只好维护和马尔代夫的关系。


(印度外长 苏杰生)


三、一见到马外长,开口就是邻国优先

而印度为维护“南亚小霸王”的称号,所做的还不止是从马尔代夫撤军。在当地时间5月9日,也就是全面撤军最后期限的前一天,马尔代夫外长扎米尔抵达印度进行访问时,并与印度外长苏杰生进行了会晤。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着扎米尔的面,苏杰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印度将坚持“邻国优先”政策。苏杰生还强调称,在马尔代夫有需要的时候,印度将立即提供帮忙。要知道,在莫迪2014年上台后,就提出了“邻国优先”的外交政策。而现在苏杰生再次强调,显然视为是印度的示弱行为表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苏杰生的再三强调,其实上也证明了印度南亚霸主梦的破碎。不过,印度虽然嘴上说的是“甜言蜜语”,但实际上显然是妄图给马尔代夫喂下“砒霜”。


(马尔代夫外长和苏杰生会晤)


原因很简单,在莫迪喊出所谓“邻国优先”政策的十年时间里,在对待邻国的态度上,尤其是马尔代夫这样的小国上,印度深度控制着它们的经济、外交、甚至是政治等等多个领域。在印度看来,自己的体量摆在那,这些小国必然不敢造次。

而且到了现在,尽管军事人员已经从马尔代夫撤离,但印度还多留了个心眼,即送给马尔代夫三架侦察机,并由文职的“技术人员”,替代撤离的印度士兵。由此可见,在和印度这个国家相处上,马尔代夫始终要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