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连收2条坏消息,印军被“驱逐”,印度首都爆发“农民抗议”

今年4月,印度将举行新一届议会下院选举,作为议会制国家,印度总统仅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总理实际上承担政府的各项职责,总理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因此,印度哪个党派能拿下议会下院最多席位,该党领袖就将成为印度总理。而印度议会下院选举,也是印度的大选。

然而,正当莫迪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大选做准备之际,2条坏消息突然传来了。

消息一,印度爆发农民抗议,莫迪却失声了。

19日,海外网消息,印度媒体报道称,在200多个印度农民团体的组织下,数千名农民抗议者已经开始“挺进新德里”,印度政府出动安全部队在旁遮普邦边界进行了拦截,双方一度发生激烈冲突。

期间,印度安全部队除了设置路障之外,还通过无人机向抗议人群投掷催泪瓦斯,抗议者们则使用各种工具向无人机发动攻击,其中不少印度农民抗议者受伤,还有一名65岁的农民因心脏病去世。

据悉,2月初,莫迪政府公布了一项临时预算草案,但印度农民认为,该议案忽视了农民这一群体,于是从2月12日开始,印度北部便爆发了大规模农民抗议,要求莫迪政府对农民群体给予更多的政治支持,增加农民收入并削减其沉重的债务,同时立法确保“农产品最低支持价格(MSP)”体系存在。

如今,印度农民抗议已持续一周,局面非但没有丝毫缓和,反而还愈演愈烈,莫迪政府则再次保持了“沉默”姿态,这或将令糟糕局面进一步升级。

尤其是,在印度,农民群体多达数亿人,若莫迪政府继续保持强硬姿态,拒绝做出让步,那不仅印度内部的动荡将升级,莫迪领导的印人党也很可能会在今年的议会下院选举中“落败”,届时,莫迪将痛失总理宝座。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莫迪确实得三思了。

消息二,印度证实签署协议,印军被“驱逐”将成定局。

19日,央视新闻消息,马尔代夫总统莫伊兹表示,马尔代夫已经和印度签署了撤军协议,确认印度军队将在今年3月10日前,从马尔代夫撤走第一批士兵,5月10日前,从马尔代夫撤走所有的军事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前,马尔代夫与印度已经就撤军一事展开了多番谈判,印度政府也表示同意撤军,但双方在“撤军时间”上一直存在分歧,马尔代夫主张印度尽快撤军,并确定撤军时间,印度则打算通过“拖字诀”,为事态争取回旋的余地。

但如今,随着马尔代夫与印度签署正式协议,印军被“驱逐”将成为定局,并且都能2个时间点来看,留给印军准备的撤离时间,其实并不算充裕。

此外,印度从马尔代夫撤军背后,不单单是把人撤走这么简单,还将对周边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一来,由于印度长期在马尔代夫驻兵,令其萌生了将马尔代夫视作“卫星国”的用意,如今印度撤军成定局,这种想法也将无法继续存在。

二来,马尔代夫地理位置特殊,在地缘政治上有着重要意义,印度若长期保持在马尔代夫驻军,能极大程度上增强其在印度洋沿岸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同时也将令印度萌生更大的野心。但随着撤军协议签署,印度的计划很可能会泡汤。

三来,美国为了推动其所谓的“重返亚太”战略,近年来没少联合盟友拉拢印度,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看重了印度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这其中不排除印度驻军马尔代夫也是美国看重的一个关键点。

如今,印度决定从马尔代夫撤离,是否会令美西方萌生新的想法,例如帮助印军重新在马尔代夫驻军,亦或是自己在马尔代夫驻派军队或签署合作协议,目前谁也说不准。

当然,印度大选在即,印军若不能体面地从马尔代夫撤离,莫迪政府难保不会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莫迪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