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党群阵地年味浓】送你一道“年味”大餐

编者按

党群服务中心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起着重要的实体支持作用。通过建设“共富工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大举措。近年来,省委聚焦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建设现代社区和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和共富工坊建设提升。之江大地,全省2.85万个党群服务中心、8821家“共富工坊”努力架起党群“连心桥”、织密民生“幸福网”、构筑共富“加油站”。

“浙江党建”微信公众号将聚焦党建阵地“年味”话题,生动展示全省各地欢乐祥和过春节的景象。今天是除夕,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温州市苍南县,看看那里的迎新春活动吧。

腊月里,置年货。前不久,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东西街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妈妈的味道”巾帼村播大赛,推介的产品有藻溪猪油渣、金乡炒米、埔坪卤鹅等苍南传统年货,吸引了众多群众赶往现场或进入直播间抢购。

“直播带货为工坊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农户提供了一个销路平台。特别是年底,这样的活动既让老百姓买到了实惠放心的年货,又能让周边农户赚个满钵。大家都能过个幸福年了。”“红立方直播·共富工坊”相关负责人说。

开展村播大赛只是苍南县共富工坊推出的第一道“年味”大餐。临近年底,针对低收入、妈妈职工、农户等不同群体的需求,苍南县各共富工坊火速行动,通过“一调研”(发放需求调查表给职工、农户)、“二走访”(与不同群体面对面接触)、“三商议”(与所在村社、相关公益组织沟通交流),结合工坊自身的特色优势,共制定品类丰富的“年味”菜单123张,已开展“群众有需求、群众能满意”的走心、暖心、贴心服务226场,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拓宽了工坊的影响力。

灵溪镇的“小于一·共富工坊”是一家专门吸纳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灵活就业群体的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为了让残疾人、低收入群体过个温暖快乐年,工坊早早就依托德润嘉园的观影室、阅读区、体育活动室、康复室等功能区,引进文明在线等公益类社会组织,与苍南县人民医院党支部结对,开展上门贴对联、免费拍全家福、健康体检等志愿活动,春节期间也安排了志愿者轮班值守,提供观影、康复理疗、用药咨询等服务,实现服务全年不打烊。同时,常态化结对帮扶工坊内特殊家庭,开展上门慰问,已发放慰问品300余份。

工坊“年味”套餐不仅在工坊内部遍地开花,更是“外送”到各个村社,如“为唐公肉燕·共富工坊”为所在村社的孤寡老人送上一份特色肉燕大礼包,“妈妈手·共富工坊”针对女性职工孩子打造“候鸟活动室”免费提供假期看管,“雪宁·共富工坊”邀请留苍的外地职工吃年夜饭开联欢会……

层出不穷的“年味”大餐,见证着苍南共富工坊建设的良好成效。近年来,苍南县聚焦山区村集体经济壮大难、村民就业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构建“1+18+N”组织架构,通过设置1个县指导中心、18个乡镇服务中心、每个工坊配备一个驻坊团队(红色管家、金融共富专员、“三师”服务员),推行“党建联建、乡镇联动、资源联通”共富机制,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23家,助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600万元,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3800余人,其中专门面向低收入群体设置公益岗位800余个,人均月增收2500余元,实现精准“提低”。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乡镇、部门和社会组织为工坊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人才等保障,进一步激活工坊经济效能和服务效能,让富余劳动力加快转化为富裕动力。”苍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罗瑞斌 通讯员:徐甜甜

编辑:夏涵阳

责编:余建红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