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在战争的催化下,很多国家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世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有的变化会对当下的局势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一周,有三件大事值得关注,其中两件事关俄罗斯。
第一件事,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的公投落下帷幕,均以高支持率赞同加入俄罗斯,其中顿涅茨克支持率更是高达99.23%。意味着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四地已然划入俄罗斯的领土范围内。而这个结果乌克兰和美西方肯定不能接受,乌军很可能在美国的支持下加大反攻力度。
那么俄军肯定会发起更猛烈的攻势回击,因为这已经是“俄罗斯领土”了。况且普京有言在先,会在此部署核武器来保障安全,足以说明对这四地的重视。同时那些一直在援助乌军的欧洲国家在面对普京的决心时会如何选择,也是影响战场的重要因素。可以预见未来的战况肯定更加惨烈,双方的冲突势必更加尖锐。
第二件事,“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遭到3处破坏并发生泄露。对于这件事到底幕后真凶是谁,众说纷纭,但大部分都认为波兰或美国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不论是谁干的,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对欧洲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德国、丹麦等国纷纷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因为欧洲与俄罗斯能源纷争的焦点就是这两条管道,双方来来回回博弈了大半年,结果一次爆炸,全完了。原本欧洲各国不少抱着最后能从俄罗斯获得过冬天然气的想法,但现在希望显然破灭了,至少这个冬天会很难挨。而对俄罗斯来说,拿捏欧洲各国的筹码就少了,后续可能面临两种情况。
首先,欧洲各国会破罐子破摔,既然从俄罗斯获取天然气没希望了,那不如直接加大制裁,原本打算推迟的俄油限价也加速提上议程。那么欧洲的局势将会更加混乱,各方博弈到最后不会有真正的赢家。第二种可能,天然气能源没法获取,那就加大其他能源购入。也许最后反而会稍微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以确保稳定度过这个冬天。
第三件事,沙特国王改组内阁,由王储穆罕默德担任新首相。此前该职位一般都是由国王本人兼任,穆罕默德是首位因现任国王改组而任职的首相,也就是说,这次职位变动并不寻常。而且穆罕默德是改革的推动者,自2017年以来针对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做了不少改革。显然未来的沙特或将迎来并不轻松的时期,一步踏错,或许就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美德都出访沙特拜访过王储“求油”,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几乎都是空手而归。同时,他们提到沙特就会谈到的“沙特记者卡舒吉被害案”,在西方看来背后真凶就是王储穆罕默德。现在王储成了政府首脑,不知道美西方心里会怎么想了。
当下的世界在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发生变化,很多矛盾都摆在了台面上,很多国家主动或被迫陷入对抗当中,当然也有国家借机为自己“谋福利”。但总的说来,战乱频繁的世界不利于任何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可想象的意外在发生,打乱了原本的谋划。对于欧洲来说,最难却也最好的结局,真的就是俄乌能坐下来好好谈了。(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