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联大承诺不与中国冷战,中方回了4个字,阐述中美共赢之道

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上,拜登上台发表讲话时,在指责完俄罗斯之后,又不出意料地提到了中国。在讲话中,拜登表示美国不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和冷战,也不会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队。

对此,中方回应了4个字——“落到实处”,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希望美国能够将拜登总统的表态落到实处,同中方一起寻求中美关系的和平共赢之道。

在2021年拜登首登联大讲台时,其实也发表过相同的讲话,当时,拜登就强调,美国不会寻求制造“新冷战”,然而事实却是,美国的实际做法与拜登的表态大相径庭。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位期间,对中国商品加征了高达25%的不合理关税,在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主动打响了同中国的“贸易争端”。而在此后,声称“不寻求冷战”的拜登上台后,也依旧大致延续这一策略。

其实,美国这一做法就是在给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设置贸易壁垒,美国除了自己在经济发展上对中国加以遏制外,还频繁在盟友耳边鼓噪“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这也就导致了最近一段时间,“与华脱钩论”在不少西方媒体的炒作下持续发酵。

不仅是经济,在科技领域,美国也将其“霸权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拉黑了600多家中国实体,其中涉及的大多都是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等科技产业实体。此外,美国还多次在半导体领域围堵中国,多次施压相关企业,要求其禁止与中国相关企业合作。

美国多次为自己贴上“公平竞争”的标签,却一次又一次地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说白了美国就是将科技的发展融入了政治的色彩,然后借此来打压中国科技的发展。

可以看出,美国嘴上喊着“不寻求新冷战”,而实际上却时刻高举着“科技霸权”的旗帜,甚至有些政客还公开表示,绝不能让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超过美国。由此可见,美国为了确保自己在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不惜打破公平竞争的规则,从自身的政治目的出发,将“美国优先”贯彻到底。

即便是在经济、科技两个重要领域已经对中国实施了多重打压,但这依旧没有让美国“满足”。北约作为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冷战结束后却保存至今,而美国作为北约最大的“操盘手”,也多次企图利用北约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

在今年北约所公布的文件中,就公然表示,中国对北约构成了所谓的“系统性威胁”。此外,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是想要在亚太地区再建立一个“新北约”,其目的就是在该地区打造一个新的“遏华阵线”。

另外,在前段时间美国还亲力亲为地打造了一个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美其名曰“建立自由开放的印太”,但实际上就是想在经济领域对冲中国。

说白了,美国其实就是想要借此削弱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合作仍在继续,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局势的紧张化,挑起了军备竞赛的风险。

其实说白了,美国这些动作其实就是想要与中国展开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从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排华小圈子”就能看出,美国就是想将中国从国际舞台上排挤出去,为此美国不惜多次将“民主、人权”等作为它操弄政治的工具,坚定地将中国视作“威胁”。

不难看出,在对华认知上,美国多数政客的思维依旧停留在20世纪,死抱冷战思维,妄图将冷战重演。但时至今日,全世界都应该明白,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主流, 美国这种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局势的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登承诺“不寻求与中国制造冷战”之前,中俄外长刚刚举行了一场面对面会谈,此外,双方还在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上达成了共识。这也表明了中俄双方在今后的全球发展中对抗霸权主义、反对冷战思维的共同立场。

现在国际局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全球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美国却依旧在频繁地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企图重操“冷战”之旧业。

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出发,美国必须在对华政策上悬崖勒马,改弦更张,只有摒弃冷战思维以及零和博弈的思维,才能避免中美两国滑向“新冷战”,从而保证世界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