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即将喷发,日本如临大敌?关于日本富士山少有人提的冷知识

相信这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被“富士山即将喷发”的消息所吸引,继而露出了对日本慈母般的“关怀”,很多吃瓜群众甚至已经做好了观看直播的准备。

日本富士山真的要喷发了吗?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日本警察厅在网上发布的一则更新防灾预案的消息,被刊登在日本《时事 通信社》上,里面提及到了对富士山喷发的对策,然而,这份预案并没有对富士山何时喷发,届时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进行任何推测,全文只是对富士山上一次喷发的时间进行罗列,引出了需随时做好应对火山喷发的话题。

随后这则消息被国内一些媒体转载,这本无可厚非,也算是一则新闻嘛,然而这种可以挑动国人情绪的东西迅速引起了自媒体界的关注,越传越变味了,原本是日本警察厅正在为随时都可以喷发的富士山做预防准备,而在网上居然发酵成为“日本富士山即将全面爆发,日本正在派警方前去做好应灾准备”,更有甚者,我竟然看到了网上还有人还抛出了日本即将沉没的无稽之谈,这是受到《日本沉没》这部电影的影响吧,信息茧房不要太明显。

几字之差,含义大有不同,关于日本富士山近期到底会不会有什么活动,此前我也不敢确定,所以问了几个在日本留学或工作的朋友,根据他们反馈的情况来看,此事在日本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日本新闻网站上关于此消息刊登的情况,实则少之又少,而最应该关注该消息的日本气象台网站上近期也并没有进行过多更新。

日本富士山近期既没有冒烟,也没有喷发,为何会引起日本当局高度重视?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的火山在这几年都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比如今年1月15日,汤加海底火山爆发,同时还引起了太平洋海啸,2021年9月大西洋拉帕尔马岛发生火山喷发,熔岩流动给附近居民造成了沉重的损失,同年12月,印度尼西亚的塞梅鲁火山也发生了喷发。

此外,在日本国内,2014年的御岳山火山喷发造成了60多人死亡或失踪,而小笠原诸岛的海底火山和阿苏山也于2021年发生了喷发,再者,日本鹿儿岛市的樱岛火山喷发活动也比较频繁,全球较高频率的火山喷发现象自然也引起了日本当局对体量较大的日本富士山的关注。

日本由于处在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自然灾害较多,火山地震,海啸几乎是家常便饭,所以日本当局对自然灾害的防控向来比较重视,富士山虽然不是日本最大的火山,但其在很早之前就被已经被日本列入到最危险的活火山名单当中。

通常情况下,一座体量较大的火山一般都会在30年左右喷发一次,以释放火山岩房已经超量的岩浆和能量,比如富士山在公元800年至1083年就喷发了12次,平均每23年喷发一次,但这座火山随即遁入了漫长的休眠期,间隔大约400年,直到1511年再次喷发。

按照目前科学发展的情况来看,人类是没办法准确预测一座火山喷发的时间的,同时也很难发现火山喷发的规律,富士山最近的一次喷发时间在1707年,如今又过去了200多年时间,其体内想必是又储存了大量的能量和熔浆。

根据日本国家地球科学和防灾研究所获取的数据显示,富士山内部压强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6兆帕,这是什么概念?引发一座火山喷发的压强通常只需0.1兆帕,而如今富士山内部的压强已经达到了临界值的16倍左右,比1707年记载的甚至还要高出不少,所以日本当局的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

虽然这里所提到的1.6兆帕并非一定是引起富士山火山喷发的决定性因素,但谁又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富士山或许正在疯狂积蓄能量,等待某个时机呢?所以全网关于富士山喷发的预测是铺天盖地。

早在1982年,日本著名气象学家相良正敏就对富士山喷发的时间进行了预测,他推测富士山将于1983年9月爆发,并会引起一场规模不小的地震,紧接着,也有许多科学家跟风作出了众多的推论,但这些推论最终都没有应验,随后关于富士山即将喷发的消息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21世纪初,富士山脚下突然监测到了一系列的低频地震,日本地质学家随即推测出这很有可能是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所引发的山体抖动。

而到2010年,日本通过地质卫星又观测到富士山主体所在的地壳发生了形变,这预示着富士山体内的岩浆体量或许正在出现过度地膨胀。

2011年日本发生了较大地震,随后在富士山南翼出现了诸多大小不等的温泉,还有一条长约34公里的断层,而坍塌地带正在不断释放出水蒸气及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有了这些报道,关于富士山即将喷发的消息便再次印入人的眼帘。

富士山喷发将会产生多大危害?对周边国家有没有什么影响?

前面提到,日本处于世界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活动频繁,富士山火山活动的主要根源是太平洋板块不断向欧亚板块撞击并往里俯冲,拉动处于两者交界地带的富士山同步下沉而造成的。

所以有学者据此推测出将来日本的部分地区可能会沉入海底,也不是没有道理。

富士山是一座典型的岛弧火山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不断俯冲,板块上所携带的大量的易挥发性的水或其他物质会被源源不断的带入到地幔之中,而这些突如其来的物质也会改变地幔之中岩石的化学组成成分,这就像冰雪之中加入盐一样可以加速融化,再加上低压升温的环境,可以使这里面的岩石快速融化,变成岩浆。

不同地域形成的岩浆性质也是不同的,通常来说,洋中脊以及海洋中岛屿地带所形成的火山往往具有更低的二氧化硅及挥发分含量,导致他们黏度更低,因而喷发起来也比较温和,如那些喷发出来的岩浆只会沿着山脉静悄悄地向山脚流动,也就是说只会伤害它流经过的地方,你甚至可以站在远处欣赏这种火山喷发的盛景。

而处于俯冲带的岩浆岩就不一样了,他们往往拥有含量更为丰富的二氧化硅以及挥发分物质,“不喷则已,一喷惊人”,在喷发时,会瞬间将大量的物质送入几千米的高空中,造成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天空中被厚厚的尘霾所笼罩,随后落下厚约几厘米的火山灰,像之前喷发的汤加海底火山就是这种情况,而富士山火山也是在这种属性。

富士山是一座非常标准的火山构型,平缓的斜坡向四处延伸构成诸多平原,而在越接近山顶的地方就越陡峭,经过数十万年的地质演变,一层又一层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因此,目前富士山已经成为了日本的最高山——3776米。

如今的富士山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关键是没人知道它到底哪天会爆炸,可能就是这三年之内,也可能是三年之后,当然也可能是三十年之后,就因为如此,日本方才需要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若富士山发生类似于“宝永大喷发”规模的火山喷发,对东京都区域的火山灰灾害区划图

日本火山爆发预测小组负责人藤井俊珠教授警告说:

“如果富士山突然喷发,将是一次大规模的爆炸,附近落下的火山灰厚度可能达到60厘米,飞机停飞,火车停运,到时可能将会有数百万人受到影响,其中还包括日本首都东京。”

火山爆发一般会以三种形式对周边地区造成伤害:即熔岩流动天降碎屑以及漫天遍野的火山灰,前面两种灾害的施法范围十分有限,一般不会超过100公里,至于火山灰嘛,它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如果他规模足够大,倒可能随大风漂洋过海并长期分散在空中。比如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甚至蔓延到了欧洲地区,导致1816年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无夏之年”。

还有之前的汤加火山爆发,除了造成汤加电力以及各种通讯设备短路,整个汤加几乎与世界失联之外,还引发了一定规模的太平洋海啸,所幸汤加人口稀少,城市化发展水平也不是特别高,因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是特别大,倘若是富士山出现和汤加火山同等的爆发威力,那么对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肯定会大很多,至于那些说日本会消失的,就有点太夸张了。

其实这个影响还要考虑到多重因素,比如当时盛行的风向以及富士山火山喷发的等级等等,富士山喷发对周边的城市,比如东京来说,轻点是会造成东京道路交通堵塞和停电,重点则没有上限,目前也只能做出一个大概的推测而已。

富士山爆发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

按照真实的情况来看,很难!

虽然日本离中国很近,但是富士山离中国最近的地方也有几百公里,中间还隔着辽阔的海洋,因为富士山爆发而出现的熔岩及火山碎屑几乎不会对中国周边城市造成丝毫的影响。

至于火山灰,假设富士山火山喷发的等级很高且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火山灰,但是火山灰扩散有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也就是气候条件

从地图上来看,富士山的纬度就相当于我国华北地区的纬度,可别忘了,在北半球的这个纬度范围之内,分散着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而中国位于日本西边,不管火山灰规模多大,都会向东部太平洋方向漂移,不会出现某些人说的我国华北或东北地区会出现“黑云压城”的情况。

另外,富士山历史上曾经也喷发过,但我国并没有关于富士山喷发对中国造成何种影响的历史记载,也就是说,就算日本富士山喷发且不管规模多大,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杞人忧天了。

总结

日本富士山近期喷发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不代表它没有再次喷发的可能,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而且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富士山爆发充其量只会对日本东京圈及其他地区带来一定人口或经济损失而已,而对周边国家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至于日本到时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得看富士山喷发的等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