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2月18日讯】据外媒2月18日报道,近日,在国际买家因担心抢不到中国稀土产品,纷纷开启囤货竞赛之际,澳大利亚稀土矿商却有了新动作。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一直在全球稀土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自去年12月1日起,中国出口管制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生效后,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等相关的物项都被采取了禁止或限制性出口的措施。
外媒消息称,为防止中国彻底禁止将稀土资源出口,在几个月前,国际买家就已经开始囤积稀土金属。而愈演愈烈的“稀土囤积竞赛”,导致国际稀土价格飞涨。而稀土资源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澳大利亚,却在此时有了新动作。
据境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稀土矿商“离子稀土”近日宣布,已达成再筹集1200万澳元资金的计划。届时,澳大利亚或将“取代”中国稀土在国际买家心中的地位。“离子稀土”总经理哈里森扬言道:“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的生效,马库图项目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产。而此前,已经有代表政府利益的全球实体与该公司接触。”
有趣的是,哈里森虽然一方面高度宣扬澳大利亚稀土资源在未来可能发挥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却也承认,中国为全球供应了95%以上的重稀土产量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澳大利亚的“野心”早就有迹可循。澳《金融评论报》曾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打破中国在钨矿资源上“近乎垄断”的地位,打算注资1000万澳元(折合人民币4926万元),将位于塔斯马尼亚州金岛上一个废弃30年的钨矿床重新启动并开采。
有数据显示,澳政府若要重启这座名为“海豚钨矿”的废弃钨矿,至少需要8500万澳元。然而,塔州政府仅是注资1000万澳元,就已经向澳银行申请了为期10年的贷款。为此,澳大利亚新闻网还将塔州政府此举称为“大手笔”。
需要提及的是,澳媒报道称,1月份,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曾向澳稀土公司提供了3000万美元融资。该公司将与美国国防部在德克萨斯州共同建造稀土加工厂,这也让澳政府对重启废弃钨矿,打破中国在稀有资源上的“垄断”地位“很有信心”。
不过,专门生产稀有金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布莱克却表示:“鼓励供应链多元化是明智之举,适当的联邦政府支持可能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想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并非易事,因为供应链转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特别是当其他国家的成本更低时。”
此外,布莱克还称:“中国企业是非常优秀的运营商,他们会建立库存,但却不用担心库存贬值会对资产负债表造成打击。因为买家总是倾向于更低的成本,当买家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时,他们只能去中国。”而澳大利亚开采一座废弃钨矿还得向银行借贷10年,想要“取代”中国稀土的国际地位,无疑是可笑的。
校对: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