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蛇年首个工作日,2025年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齐心协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不到半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7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将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场)。会上将介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方面专题调研情况,并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人大代表、研究机构出谋策划。

这是6月25日在深圳的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拍摄的双臂协作机器人系统。图/新华社
这场会议的背后,是为期数月的深调研、听民意、聚合力。今年4月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带队前往广州、深圳等多地开展调研;省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领衔7个专题调研(专责)小组,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化发展环境等重点方面,紧锣密鼓深入一线调研,全面摸清“底数”,找准找实卡点堵点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将把推进落实好省委交办的重要任务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人大职能职责,进一步与政府形成合力,加快推进省委部署的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立足人大职责,加强立法是题中之义。围绕打好“1+1+N”组合拳,5月份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为全省各级人大更好发挥职能优势和职能作用提供法规依据。同时,审议通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为打造海上新广东、建设海洋强省提供重要法治支撑。
立足人大职责,强化监督也必不可缺。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条例执法检查、“发挥侨智侨力,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系列行动等工作,听取审议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人大职责,要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广东积极推动全省206个人大代表产业联系点建设,确定省人大直接联系的产业联系点27个,努力打通助力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全方位助力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第三季度,省人大将聚焦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召开7场专题会议,汇智聚力、共谋良策。据悉,7场专题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传统产业“三化”融合、现代服务业、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优化发展环境、高素质人才引育等专题,组织专题调研小组、省直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等面对面交流,切实找准各领域下一步工作重点,形成推动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
摸清“底数”、找准卡点、形成报告,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通过这7场专题会议,广东人大如何针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发挥好代表作用,并从加强立法、强化监督等方面,推动解决具体问题,值得期待和关注!
文 | 记者 侯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