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2025年06月11日20:32:05 国际 1971

按说立陶宛小国家,应该老老实实过日子,可它偏偏不走寻常路,仗着自己是欧盟北约成员,背后有美国撑腰,就敢跟我国叫板,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

近几年,立陶宛的小动作一个接一个,从允许所谓的“台湾代表处”设立,到交通部长跑到台湾签协议,摆明了不把我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放在眼里。结果我国这次可没惯着它,外交、经济两手抓,直接让立陶宛尝到了苦头。立陶宛这是自找死路,想让我国妥协?门都没有!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 天天要闻

立陶宛的挑衅行为

2021年,立陶宛政府明知道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却非要硬着头皮允许所谓的“台湾当局”在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他们还直接用“台湾”这个名头,而不是国际惯例里的“台北”。台湾问题是我国的核心利益,谁敢在这上面搞小动作,绝对是自讨苦吃。可立陶宛偏偏不信邪,非要试试我国的脾气。

其实,立陶宛的挑衅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2018年,他们就把我国列进了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名单”。到了2021年,他们又高调宣布退出我国主导的“17+1”合作机制。立陶宛这一退,等于公开跟我国翻脸。

同年11月,他们的交通部长马里乌斯·斯库奥迪斯还窜到台湾去,亲自跟所谓的“台湾官员”签了合作备忘录,硬生生把两地的关系拉到准官方级别。

自从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上台后,立陶宛摆出一副所谓的“捍卫民主与自由”的高姿态,三天两头拿“价值观”说事,把我国当成靶子。他们觉得自己有西方撑腰,就能靠着对抗我国捞点政治资本,顺便在国际上刷刷存在感。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 天天要闻

我国的强硬反制

2021年8月,立陶宛刚搞出所谓的“台湾代表处”没多久,我国就果断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同时要求立陶宛召回驻华大使。这等于告诉对方:咱们的关系已经到冰点了。紧接着,同年11月,我国把跟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到代办级。

外交上的警告只是个开头,真正让立陶宛吃不消的,是我国在经济上的反制。2021年底,我国海关直接暂停进口立陶宛的牛肉、奶酪、木材这些主要出口产品。别看立陶宛小,他们对华出口可不老少,尤其是木材和奶制品,在欧洲市场还有点名气。

可这一下,我国市场的大门对他们关上了。2022年1月,立陶宛对华出口额直接暴跌到6万美元,跟上一年同期比,下降了99.8%。我国还对那些用立陶宛零部件的欧洲企业下了通牒,比如德国的大陆集团,要是继续用立陶宛供应商,就别想在我国市场混了。直接掐住了立陶宛的经济命脉。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 天天要闻

数据不会骗人。2020年,立陶宛对华出口还有3亿美元左右,可到了2022年,数字缩水到不到6000万美元,经济损失不是一般的大。触碰底线,那就得付出代价。

立陶宛的困境

立陶宛本来指望挑衅我国,能换来美国和欧盟的全力支持,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欧盟里的大国,像德国、法国,跟我国的贸易关系本就密切,谁会为了立陶宛跟我国翻脸。至于美国,嘴上喊得响,2021年承诺给立陶宛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支持,可真到掏钱的时候,影子都没见着。立陶宛这下看明白了,所谓的“盟友”,关键时候根本靠不住。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 天天要闻

国内的情况更是一团糟。2022年初,立陶宛的失业率从个位数飙到15%,6万多人丢了饭碗,上千家企业直接倒闭。木材加工厂、奶酪厂这些支柱产业,全都蔫了,经济一片哀鸿遍野。立陶宛总理英格丽达·希莫尼特一开始还嘴硬,可经济压力一大,她也扛不住了。

到2023年11月,立陶宛外长加布里埃柳斯·兰茨贝吉斯出来放软话,说我国已经解除了大部分贸易限制,双方开始谈恢复正常外交关系。

我国这次没手软,不光是给立陶宛一个教训,也是给全世界一个信号,中国的核心利益,碰不得!立陶宛想让我国妥协?做梦去吧!立陶宛自己把自己玩砸了,典型的自取灭亡。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 天天要闻

立陶宛的惨状还得从经济数据里扒拉。2021年之前,他们对华出口的商品里,木材占了20%,奶制品占了15%,牛肉也有10%左右。可我国一停购,立陶宛的出口商直接傻眼了。

据立陶宛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全年,他们的出口总额比2021年少了整整30%,其中对华出口的损失占了大头。立陶宛商会后来算了笔账,光是2022年这一年,他们就少赚了至少5亿欧元。

更别提立陶宛国内的连锁反应了。失业率蹭蹭上涨,2022年年中一度摸到16.5%,创下十几年来的新高。那些靠出口吃饭的小企业,成片倒闭,维尔纽斯附近好几个木材加工厂直接关门大吉,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竟想让中国妥协?中国这回真的没手软 - 天天要闻

立陶宛这回算是当了出头鸟,结果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当地媒体爆出,超过六成的立陶宛民众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满,认为跟我国对着干是“自毁前程”。有经济学家直言,立陶宛这波操作,至少让国家经济倒退了五年。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两起地震 最高震级4.6级 - 天天要闻

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两起地震 最高震级4.6级

根据台湾气象部门消息,7月5日早晨,台湾花莲外海发生两起地震。第一起地震发生在7时12分,震级4.6级,震源深度20.8公里;第二起地震发生在7时35分,震级4.4级,震源深度15.7公里。(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来源:央视新闻)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局势骤然紧张,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局势骤然紧张,为什么会这样?

2024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晤。 阿塞拜疆指责俄罗斯击落其客机,警方在俄城市突袭阿塞拜疆人,双方关系急剧恶化。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关....
美国医院告急,6600外籍医生签证受阻,患者遭殃 - 天天要闻

美国医院告急,6600外籍医生签证受阻,患者遭殃

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预测,未来11年美国将面临严重医师短缺,需依赖外籍住院医生填补关键空缺。2025年,超过6600名外国年轻医生成功配对到美国医疗项目,创历史新高。然而,受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
中国驻日大使馆紧急提醒:防范地震,必要时尽早撤离 - 天天要闻

中国驻日大使馆紧急提醒:防范地震,必要时尽早撤离

7月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文,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自然灾害。一、据日本气象厅统计,自6月21日8时至7月2日16时,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累计发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气象厅举行紧急记者会,提醒当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够随时避难的准备。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已于7月3日在西北太平...
最新!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美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新法案将导致近1200万人失去医保 - 天天要闻

最新!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美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新法案将导致近1200万人失去医保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