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以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破解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工作。2024年5月1日,《节约用水条例》颁布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一年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科学指引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道,以贯彻落实《节约用水条例》为主线,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用水效率显著提升。
固基础强意识
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长江委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动流域用水效率不断提升,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获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

节水宣传教育体系化推进。长江委党组举办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节约用水条例》暨2024年度长江委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立足委内聚合力,致力于打造“1+ n”节水宣传工作机制,发动和凝聚青年职工成立长江委节水志愿者服务队,构建机关部门组织带动、委属单位广泛发动、宣教服务项目联动的宣传架构;面向委外强合作,在2025年“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中,精准策划并联合举办重庆璧山“碧水再生辉·节水涌新章”、湖北十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江西赣州“节水优先,饮水思源”主题宣传分会场活动。“深耕校园宣传,厚植节水理念”等多项节水志愿服务和公益宣传项目先后获共青团中央、水利部、中国科协等表彰。

强化刚性约束
用水效率持续提升
长江委坚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有力推动用水效率提升。当前,长江流域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45.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42.5立方米,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408立方米。
非常规水利用规模化。长江流域非常规水利用量达48.8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占87.3%;推动26个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提质增效,成都双流区、遵义播州区等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超30%。
节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并进。指导推动江西等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节水技术创新中心,江西、湖北等省成立节水产业联盟;搭建节水产业交流平台,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等48家高校代表交流节水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经验;开展灌区节水增效等技术研究,强化技术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