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是对“乡巴佬”言论的最好回应!

2025年04月11日19:40:35 国际 4752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喜剧演员沃尔特·马斯特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几年前探店特朗普大厦的视频,发现里面摆放的商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从帽子到袜子,各式纪念品都是中国制造,有的虽然撕掉了标签,依然露出中国制造的印记。有网友称,现在看这一幕简直是讽刺意味拉满。“美国一些人穿着中国制造的商品然后却抨击中国”“真的太奇怪了,虚伪到极致”。(据4月11日央视网报道)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是对“乡巴佬”言论的最好回应!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一幕让人想起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在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万斯称:“我们向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此言一出,举世震惊。如此无知又缺乏礼貌的表达,连网友都听不下去了,表示他应该到中国去看看,因为万斯所谓的“中国乡巴佬”生活幸福着呢,正享受着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最先进的电动汽车,拥有更实惠、更好的医疗保健、更便宜的食品杂货。

万斯的“中国乡巴佬”之说不值一驳,只会让全世界的美国人感到难堪,因为暴露的是自身的缺乏教养与观念落后。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就是对万斯言论的最好回应,也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辛辣讽刺,就是嘴上拿中国制造说事,身体却很诚实,美国人的生产与生活根本就离不开中国制造。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是对“乡巴佬”言论的最好回应!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说明什么?这是中国制造惠及全球的体现,可以骄傲地说,咱“中国乡巴佬”的产品就是好啊,不怕谁瞧不起。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出口的产品从传统的家电、服装等消费品,到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应有尽有。不久前,英国伦敦市副市长霍华德在深圳访问时表示,“我每天上班乘坐的公共汽车是深圳制造的。我上班使用的手机也是深圳制造的。”这就是万斯眼中的所谓“中国乡巴佬”,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丰富产品和巨大福利。可以说,世界各地各层次的消费者,都享受着中国制造带来的便捷生活,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也就不奇怪了。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好,万斯的相关言论也好,潜台词都是美国在全球化中失去了利益,在中美贸易中吃亏了,这也是不值一驳的借口。多份研究显示中国商品显著拉低了美国消费品价格,美国消费者是中美贸易的最大获益者。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亮出所谓的“对等关税”牌后,美国人开启疯狂囤货模式就表明了这点。因为加征关税会使物价上涨,增加生活成本,得赶紧先抢购一波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囤着。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是对“乡巴佬”言论的最好回应!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简直是讽刺意味拉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特朗普声称打关税牌是美国经济“不得不吃的药”。这其实是开错了药方,吃错了药。因为加征关税根本就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美国企业主莫尔森·哈特结合自身经验,列举了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的种种原因,指出美国既缺劳动力,也缺技能,基建也不行,想造也造不了。莫尔森举了个例子,他在中国的工厂体验过组装小零件,仅仅四小时后便放弃。当时他的速度仅有旁边工人的四分之一。他认为,美国人更习惯坐在办公室中搞资本运作,哪吃得了制造业的这个苦。

他说,世界上比中国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还有很多。但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强国,是因为刻进骨子里的工匠精神、硬核的专业实力,还有全民对“勤劳致富”的信仰,加之一流的基础设施。

莫尔森真是“内行看门道”。中国制造能赢得全球的青睐,是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的体现,是全球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产品价格优惠、质量好、交货快,当然受欢迎,背后是中国制造从业者的辛勤付出。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制造覆盖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要想排挤中国制造谈何容易。

再说了,中美贸易本质上是互利互惠的。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不存在谁吃亏了。所以,拿关税说事既不公平,也不会得逞。

中美货物贸易差额既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两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格局决定的。有网友就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不是中国买少了美国产品,是美国有的产品搞封锁不卖,有的产品又没得卖。

稍有经济学常识就不难发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是一支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受伤的“回旋镖”。这从特朗普大厦里几乎都是中国制造,就能看到这一点。所以,荒唐地挥舞关税大棒,真是愚不可及,可以休矣!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3小时!破案! - 天天要闻

3小时!破案!

离车上锁 记得抽钥匙。防范电动车被偷盗,离开车时,要随时随地锁车,并将车钥匙随身携带。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