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综治中心:“一门办”巧解“万家难”

2025年04月10日20:12:04 国际 139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0日讯 “说平安、话德城,基层治理果实丰硕。综治中心‘一门办’, 百姓难事‘一站清’……”这一段山东快板,唱的正是德州市德城区综治中心“一门办”治理模式。

只进一扇门,诉求一站解,“一门办”能解“万家难”,让城市治理既有温度,更有品质,德城区是如何做到的?

德州市德城区综治中心:“一门办”巧解“万家难” - 天天要闻

从“多头跑”到“一站清”

“从咨询调解到诉前指导,以前要多头跑,现在来综治中心‘一站式’就解决了俺的难题。”近日,家住广川街道的市民刘先生来到中心赠送锦旗,感谢工作人员帮他化解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

近年来,德城区不断强化综治为民服务,高标准打造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中心设置了1个联合受理大厅,信访服务、矛盾调解、行政复议劳动仲裁、诉讼服务5个功能区,1个社会治安研判调度中心,形成“一厅五区一中心”服务布局。组织公、检、法、司、信、人社6个单位常驻,30余个单位轮驻随驻,3家社会组织、10余个团队进驻,群众诉求从“多头跑”变为了综治中心“一站清”。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核心任务,在这里交汇 群众接访室、品牌调解室、心理咨询室、行政复议听证室等25个功能室,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应收尽收、能解尽解。

“以前群众反映问题,不清楚该去哪个部门,跑来跑去就跑出了‘火气’。现在,群众只需走进‘一扇门’,即可实现问题‘一站接’,诉求‘一门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中心耿珊珊说。

目前,区、镇街、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

从“一站清”到“上门寻”

“住上下楼,低头不见抬头见,为这点事就伤了和气,可真不值得!”新湖街道胜利社区治保委员石浩正在处理“上门寻访”过程中发现的一起“复燃”的纠纷。

原来就在前几天,凯旋花园小区一住户与楼下商户因噪音问题产生矛盾,在街道综治中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协议,但商户老板随后的履行打了折扣,这矛盾的“冰块”,刚刚融化,就又重新“冻”上了。

经过多次上门沟通,商户老板终于采取了措施,切实减少了噪音,双方再次握手言和。

据了解,“上门寻”是德城区在推动群众诉求“一站清”之后的又一个创新。综治中心组织网格员、治保委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深入社区、乡村,走进群众家中,拉家常、听诉求,围绕邻里矛盾、婚姻纠纷、拖欠工资等常见、易发、多发问题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及时掌握各类矛盾风险,同时,有效做好化解、稳控,将“有温度的治理”送至群众心坎上。

“通过‘上门寻’、就地调、现场解,我们从源头上‘治未病、熄火苗’,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辖区群众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新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蔺心懂说。

截至目前,通过“上门寻访”等渠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730起,化解2666个,化解率达97.7%,按时办理率100%,广受群众好评。

德州市德城区综治中心:“一门办”巧解“万家难” - 天天要闻

从“上门寻”到“云上解”

“这个‘善治首安’真是太方便了,问题线上解,服务‘上门办’,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实实在在的。”说起德城区的“善治首安”社会治安风险预警防控系统,市民李大姐连连称赞。

作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的创新举措,“善治首安”平台是德城区实践综治为民的智慧成果之一,自创建以来便承载着防风险、畅渠道、解难题的重要使命。

为了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平台还实行了“云上百行团”模式,7个镇街及30余个部门、单位,实行“云入驻”,建立并完善“受理、审核、交办、督办、回访、归档”闭环机制,使得群众诉求能够得到全方位、多链条、流程化的办理。

“从‘一站清’到‘上门寻’,再到‘云上解’,为民服务永无止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源头治理,推出更多便民、利民的社会治理‘大餐’,让综治中心成为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的‘终点站’。”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蒋玉朋说。

截至目前,“善治首安”共汇聚信息32万余条,预警事件54件次,全部落实化解、帮扶、稳控措施。

群众的声音就是最真实的民生,群众的笑容就是最直观的幸福。德城区通过“一站清”“上门寻”“云上解”等方式,成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通讯员 张建华 报道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