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这几年在地缘政治的夹缝里折腾得挺热闹,特别是2023年8月那次跟美国和韩国的合作,直接把稀土开发和航空运输这块大蛋糕摆上了台面。
表面上看,蒙古国这是瞅准了中俄忙别的事的空档,赶紧跟美韩签合同,想借着稀土这张牌给自己经济翻个身。
可惜啊,现实没那么简单,合同是签了,稀土也挖了,但最后发现,规矩还是得中俄来定。
这事得从头捋捋,看看蒙古国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一步步被现实摁回原地的。
蒙古国的稀土野心
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家,北边是俄罗斯,南边是中国,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啥事都得看邻居脸色。不过,这地方有个宝贝——稀土储量。
据公开数据显示,蒙古国稀土储量全球排名靠前,虽然比不上中国那70%的垄断地位,但也够让不少国家眼馋的。
稀土这玩意,现在是高科技产业的命根子,芯片、电池、导弹,哪都离不了。
这几年,全球稀土供应链紧张,美国急着找中国以外的货源,蒙古国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2023年8月,蒙古国总理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带着团队跑去美国,搞了一次大动作。这次访问不是随便聊聊,而是实打实签了合同。
跟美国签的是“开放天空”协议,方便航空运输,特别是稀土货物的空运;跟韩国和美国一块还搞了个三方合作,计划在蒙古国建稀土加工厂,用韩国技术把原材料变成高附加值产品。
这合同一签,蒙古国这边乐开了花,觉得自己终于能靠稀土这张牌,从矿业依赖的老路上跳出来。
为啥选这时候?说白了,中俄当时都有点“顾不上”。俄罗斯忙着乌克兰那边的事,注意力全在外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忙着稳内需、调结构。
蒙古国瞅准这空子,赶紧跟美国韩国搭上,顺便还能平衡一下中俄对自己的影响。这思路听着挺聪明,搞个“第三邻国”战略,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可惜,他们低估了地缘政治的硬道理。
合同签了,稀土挖了,然后呢?
合同签完,蒙古国这边干劲十足,稀土开采立马上了马。不过,问题很快就冒出来了。蒙古国是内陆国家,东西要运出去,要么走中国,要么过俄罗斯,没第三条路。
航空运输听着高大上,但成本高得离谱,运力也有限,大规模出口根本不现实。
2023年10月,第一批稀土货物准备走中国天津港运出去,结果卡住了。中国这边给出的理由是“环保审查”和“贸易合规”,手续一拖再拖,货物就堆在边境动不了。
俄罗斯那边也好不到哪去。2023年11月,俄外交部放话,说蒙古国的对外合作得“尊重地区平衡”。
这话听着挺客气,但动作可不含糊——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费直接涨了,运输时间还因为“技术调整”拖得更长。
蒙古国这下傻眼了,稀土是挖出来了,可运不出去,等于白忙活。
他们本来指望“开放天空”协议能救场,但现实是,飞机运稀土那成本谁扛得住?小批量还行,大规模出口纯属做梦。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蒙古国签合同的时候,想法是挺美的,但没算透现实账。稀土这东西,不是你有货就行,供应链的控制权在谁手里才是关键。
中俄两边没明着撕破脸,但这一手软刀子下去,蒙古国就得老老实实回头找他们谈。
中俄的影子:你跑得了吗?
2024年初,蒙古国扛不住了,总理奥云额尔登亲自跑去中国谈判。
折腾了好几轮,终于跟中国这边谈妥了:稀土可以通过中国港口出口,但得交额外的过境费,还得优先供应一部分给中国市场。
俄罗斯那边也差不多,蒙古国加了对俄能源采购,才换来铁路运输的便利。这妥协下来,蒙古国等于是在美韩合同的基础上,又给中俄交了“保护费”。
蒙古国本来想靠美韩翻身,结果发现,再怎么折腾,地理位置这死结解不开。
稀土出口的命脉还是捏在中俄手里,你签再多合同,路不通、货出不去,一切都是白搭。中俄也没啥大动作,就是卡你一下,你就得服软。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控制,才是真厉害。
国内这时候也炸了锅。反对派逮着机会猛批奥云额尔登,说他外交政策太激进,把国家带沟里去了。
2024年6月大选,蒙古人民党输得挺惨,奥云额尔登也跟着下台。新政府上台后,没彻底撕毁美韩合同,但明显把重心转向跟中俄协调。没办法,现实摆在这,你不服不行。
小国博弈的苦:地理位置是原罪?
这事看下来,蒙古国其实挺憋屈的。
他们有稀土这张好牌,也想借着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机会翻身,可惜地缘政治这东西,不是你有资源就能说了算。
内陆国家的命门太明显了,出海口没有,运输靠邻居,经济命脉等于攥在别人手里。蒙古国想靠美韩突破中俄的围堵,这心思能理解,但操作起来太难了。
其实不光蒙古国,小国在强邻中间求生存,向来都不容易。
签合同的时候雄心万丈,以为自己能借力打力,结果发现,规矩还是得老大哥来定。中俄没必要跟你硬碰硬,稍微动动手指头,你就得回来求和。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
蒙古国是赚了还是亏了?表面上看,稀土出口总算迈出一步,跟美韩的合作也没彻底黄。
但实际上,他们付出的代价不小——过境费、优先供货、运输成本,哪样都得掏真金白银。美韩这边倒是得了便宜,拿到了稀土资源,还不用直接跟中俄扛。
中俄更不用说,啥也没干,就把蒙古国拉回自己轨道,规矩还是他们定的。
全球稀土这局棋,蒙古国想当玩家,结果发现自己还是个棋子。奥云额尔登下台了,蒙古国的稀土梦还在,但怎么走下去,还得看中俄的脸色。
结语
蒙古国这波操作,起点是高,落点有点惨。稀土是好东西,但地理位置这硬伤,不是签几个合同就能抹平的。
中俄不防备的时候,可以偷偷摸摸干点啥,可一但回过神,还是要老实回来。小国夹在大国中间,想出头就得认清自己的斤两。蒙古国这回吃了亏,下次再玩,估计得更谨慎了。
参考资料:
1、蒙古国总理首次访美,称将与美深化稀土方面合作,谈及中国 观察者网 2023-08-03
2、外媒:这国最近“转向美国”,但还要看中俄 上观新闻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