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2025年04月02日18:03:08 国际 1341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作为伊朗革命的核心人物之一,拉夫桑贾尼不仅深度参与了推翻巴列维政权的革命斗争,还在革命后的伊斯兰共和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随着内贾德的崛起,一切似乎悄然改变。

内贾德不仅在选举中击败了拉夫桑贾尼,还通过反腐行动和政策打击,逐步消除了拉夫桑贾尼家族曾经建立的权力基础。

那么,拉夫桑贾尼从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到被内贾德一举铲除,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从商界到政界

1934年,拉夫桑贾尼出生在伊朗南部一个小镇,他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开心果商人,凭借聪明的商业眼光和深厚的市场经验,在伊朗小有名气。

家庭的富足和父亲的经营才智,为拉夫桑贾尼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他也从小便接受了优越的教育,接触到了众多的商界精英和知识分子。

十四岁那年,拉夫桑贾尼进入了伊朗的圣地库姆神学院,这座神学院是伊朗最重要的宗教学府之一,培养了无数的神职人员和宗教领袖。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在那里,拉夫桑贾尼结识了许多宗教学者,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就是霍梅尼。

霍梅尼当时是库姆神学院的讲师,以其深邃的宗教思想和政治主张逐渐在学院内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而拉夫桑贾尼在霍梅尼的影响下,逐渐从一个宗教信徒变成了坚定的革命者。

霍梅尼认为,伊朗社会的腐化和衰败源于资本主义的侵蚀和西方势力的干预,只有通过推翻现有政权,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义为指导原则的新国家,才能拯救伊朗。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拉夫桑贾尼则全心投入到霍梅尼的革命事业中,参与了大量的地下活动,为霍梅尼在伊朗国内外宣传宗教革命思想,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巴列维政府。

1960年代,伊朗社会风起云涌,巴列维国王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现代化国家,但这一切改革在拉夫桑贾尼等宗教革命者眼中不过是表面文章,是西方侵略文化的引进。

因此,霍梅尼以及他的一众追随者,拉夫桑贾尼在内,展开了对巴列维政权的全方位批判。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他们不仅在神学院举办讲座,散发传单,还通过创办报刊来宣传伊斯兰教义和革命思想,直接挑战巴列维政权的合法性。

这一举动使得拉夫桑贾尼屡次被捕入狱,前后共度过了四年的囚禁生涯。

但监狱的日子并未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同时,拉夫桑贾尼在监狱中结识了大量志同道合的朋友。

1963年,霍梅尼因言辞激烈被巴列维国王软禁,拉夫桑贾尼等人则继续在国内进行组织和动员,为革命铺路。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霍梅尼的流亡虽然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但却没有削减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拉夫桑贾尼在霍梅尼的指引下,成立了多个秘密组织,筹集资金,组织武装力量,致力于推翻巴列维政权。

随着1979年伊朗革命的胜利,霍梅尼成功推翻了巴列维政权,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革命后的伊朗,霍梅尼成为了最高领袖,而拉夫桑贾尼则迅速脱颖而出,成为霍梅尼的重要支持者和得力助手。

同时,不仅凭借自身的智慧和政治手腕迅速在伊朗政坛占据一席之地,还成功地将自己的家族纳入了政权的核心圈层。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拉夫桑贾尼家族

进入1980年代,拉夫桑贾尼不仅在政界屡创佳绩,还在经济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商业帝国,且拉夫桑贾尼家族也迅速在伊朗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家族成员分别在政府机关、军队、石油和其他重要行业中担任职务,并且获得了丰厚的薪水和大量的经济利益。

其弟弟担任了内阁副总统和石油部部长,而他的儿子也进入了总统办公室,担任重要职务。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拉夫桑贾尼还利用政治资本,帮助家族控制了一部分重要的企业和资源,从而实现了家族财富的迅速积累。

拉夫桑贾尼家族的财富不仅仅体现在政治职位的安插上,还表现在他们对伊朗重要资源的掌控上。

作为总统,拉夫桑贾尼借助政府权力推动了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经济进行了改革。

这些改革帮助伊朗在面对战争和经济困难的局面下,保持了一定的稳定。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但拉夫桑贾尼的改革措施也让他得罪了保守派,尤其是一些宗教领袖和军事势力。

他在推动现代化的过程中,忽视了传统宗教派的利益,这使得他在权力斗争中遭遇了巨大挑战。

不过,尽管面临来自保守派的压力,拉夫桑贾尼的家族在政界的地位却愈加巩固。

通过拉拢一些重要的军政人物,他的权力网络逐渐扩展到军队和警察系统等关键领域,使得他在国家安全和军事决策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拉夫桑贾尼特别注重与军方的合作,1988年,他被任命为伊朗武装部队的代总司令,全面掌控了伊朗的军事力量。

这一任命不仅增强了拉夫桑贾尼的政治影响力,也使得他的家族在军事资源的控制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此后,在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拉夫桑贾尼更是成为了伊朗的第二任总统。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改革与冲突

拉夫桑贾尼上任总统后,伊朗面临着内外的巨大挑战。

上世纪80年代末,尽管伊朗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但由于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国家的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不断加剧。

拉夫桑贾尼在此时接任总统职位,带着强烈的改革愿景,旨在恢复国家的经济活力、增强政府效率,并通过推动部分西方经济模式的改革来实现国家的振兴。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但这些改革的推进并不容易,尤其是宗教保守派,认为这些改革背离了伊斯兰革命的基本原则,认为拉夫桑贾尼试图将伊朗推向与西方国家接轨的道路,损害了伊斯兰文化和传统价值。

但拉夫桑贾尼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改革的初衷,他推动的改革则有两个核心方向;

一方面是优化国有经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他主张更开放的对外政策,希望通过与外界的经济合作来引入技术、资金和现代化管理经验。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只是,改革虽然提出了新的经济模式,但短期内并未有效缓解经济困境,反而因市场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导致了更为严重的贫富分化,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伊朗的革命者们对政府改革的实际效果也表示怀疑,认为拉夫桑贾尼的改革背离了伊斯兰革命的初衷。

拉夫桑贾尼还面临着另一项重大的政治挑战,那就是来自哈梅内伊的政治压力。

虽然哈梅内伊在革命后成为了伊朗的最高领袖,两人早期的关系曾非常密切,但随着时间推移,拉夫桑贾尼与哈梅内伊之间的分歧愈加明显。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哈梅内伊的保守主义立场,与拉夫桑贾尼推动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发生了直接冲突。

拉夫桑贾尼提倡更多的市场化和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而哈梅内伊则坚持认为,这样的改革将破坏伊朗的独立性和宗教原则,甚至可能导致伊斯兰共和国的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与哈梅内伊的紧张关系在2000年代初期尤其明显,尤其在内政与外交政策上,拉夫桑贾尼经常感到自己受到了限制。

尽管如此,拉夫桑贾尼凭借其在伊朗政界的深厚根基,依旧能够在改革过程中维持一定的权力平衡。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内贾德的崛起

但无论是改革还是家族,都随着伊朗的政治局势而发生了剧烈变化,尤其是在2005年,当时的总统选举将一位政治新人内贾德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一事件,也成为了拉夫桑贾尼家族衰落的转折点。

内贾德的崛起可以说是伊朗政治历史中的一个惊人变化,在许多人眼中,内贾德原本只是一个较为低调的政治人物,他的政治经历并不显赫,且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但他凭借着自己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反腐败立场以及对民众阶层的承诺,迅速吸引了大量选民的支持。

与此同时,内贾德以较为激进的言辞攻击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伊关系和核问题上,他展现出了较为强硬的态度,这使得他获得了很多保守派和革命派的支持。

接着,内贾德上台后,开始采取一系列反腐败、经济改革和文化清洗的措施,这些举措直接冲击了拉夫桑贾尼家族的利益。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拉夫桑贾尼在内贾德的政策面前显得毫无反击之力,他曾是伊朗政治舞台上最具权力的人之一,但随着内贾德的出现,他的政治地位开始逐渐削弱。

内贾德上台后的反腐行动是针对拉夫桑贾尼家族及其利益集团展开的,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内贾德通过调查伊朗的国有企业和金融系统,查处了大量涉及拉夫桑贾尼家族及其亲信的腐败案件。

这些腐败案件涉及了大量的政府资金、石油资源以及一些由拉夫桑贾尼家族控制的企业和基金。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内贾德借此机会,不仅削弱了拉夫桑贾尼家族的经济实力,还成功塑造了自己作为“清廉总统”的形象,这使得他在民众中的支持度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拉夫桑贾尼家族的政治影响力也逐渐减弱,尽管拉夫桑贾尼本人继续在伊朗政治中保持一定地位,但他的家族成员纷纷遭遇了不公平的打压和政治排挤。

拉夫桑贾尼的儿子、女儿以及其他家族成员,被迫退出了许多关键的政治和经济职务。

在这一过程中,拉夫桑贾尼家族的财富和资源也迅速被削弱,家族的权力逐渐消失于政治舞台。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即使在拉夫桑贾尼去世后的几年,家族成员的处境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拉夫桑贾尼的儿子和其他亲戚,依然未能恢复他们在伊朗政界的影响力,且他们的财富也受到各类政治力量的干预和制约。

拉夫桑贾尼家族的兴衰,实际上是伊朗政治体系复杂性的一个缩影,也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权力和财富是如何易于被风云变幻所左右的。

尽管家族的衰落不可避免,拉夫桑贾尼依然在伊朗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这段历史也揭示了伊朗政坛内部的深刻矛盾以及权力更迭的无情本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拉夫桑贾尼家族:曾在伊朗一手遮天,却被内贾德一举铲除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乌克兰哈尔科夫遭无人机袭击 致4死35伤 - 天天要闻

乌克兰哈尔科夫遭无人机袭击 致4死35伤

当地时间4月4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市长伊戈尔·捷列霍夫通报称,3日晚哈尔科夫市遭俄军无人机袭击,截至4日早上,袭击已致4人死亡,35人受伤。俄方对此暂无回应。(总台记者 王晋燕)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难逃“青瓦台魔咒”的尹锡悦:曾调查前总统,任期内丑闻频出 - 天天要闻

难逃“青瓦台魔咒”的尹锡悦:曾调查前总统,任期内丑闻频出

4月4日,尹锡悦弹劾案通过,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自韩国国会通过弹劾动议案至今,宪法法院审理此案已逾百日,审理时间超过卢武铉弹劾案和朴槿惠弹劾案。2024年12月3日晚,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这场“戒严闹剧”令韩国党派林立、党争严重的长期状况所带来的“清算文化”重现,“青瓦台...
38岁泰国女总理惊艳会场,春意盎然有朝气,1万多的“马诺洛”很耀眼 - 天天要闻

38岁泰国女总理惊艳会场,春意盎然有朝气,1万多的“马诺洛”很耀眼

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泰国总理佩通坦·西那瓦,在曼谷香格里拉酒店主持了“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与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第六次峰会,泰国是今年的主办国。在会议开始前,现年38岁的佩通坦依次迎接了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缅甸以及斯里兰卡的领导人,并与他们合影留念。虽然是BIMSTEC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但见过很...
涉恢复俄美关系,俄总统特别代表披露→ - 天天要闻

涉恢复俄美关系,俄总统特别代表披露→

俄总统特别代表披露与美官员会谈内容,涉及恢复俄美关系等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俄直投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4月3日表示,他已在华盛顿与特朗普政府官员会面。据俄罗斯塔斯社4日报道,德米特里耶夫在华盛顿向记者披露与美方官员会谈内容。德米特里耶夫本月3
济南市科技局专题学习贯彻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议精神 - 天天要闻

济南市科技局专题学习贯彻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议精神

4月3日,济南市科技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议精神。会议邀请山东省科技厅有关同志作专题辅导。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主持会议。会议采取局领导班子成员领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