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逮捕,杜特尔特选择背水一战,还将压力抛给了马科斯,而17万菲律宾军人则已经作出选择。与此同时,中方也对杜特尔特被捕一事作出表态。那么,杜特尔特被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中方的表态又有何深意?
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返回马尼拉,刚下飞机就被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拘留。在杜特尔特被捕后,他的女儿维罗妮卡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显示,他身处菲律宾维拉莫空军基地,并质问警方逮捕的合法性:“我犯了什么罪?依据什么法律?”这一场景凸显了杜特尔特的强硬姿态。
毕竟,菲律宾已于2019年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且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并无管辖权。然而,马科斯政府仍以“配合国际司法”为由执行逮捕,这也被外界视为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清算。
有分析认为,在此之下,杜特尔特依旧选择回国接受被捕,可以说是背水一战。一方面,他深知若滞留海外,家族势力可能迅速瓦解。其支持者多集中在棉兰老岛,若他逃避,家族数十年经营的政治根基恐将崩塌。另一方面,他以健康状况为筹码,试图争取舆论同情。菲律宾媒体称杜特尔特患有糖尿病,需定期治疗,支持者借此抨击马科斯“违背人权”。
不难看出,这种姿态既是向支持者传递“绝不退缩”的信号,也是对马科斯的反击。毕竟,这样一来难题就抛给了马科斯,一旦他处理不好的话,势必会引发菲律宾内部动荡。然而,在杜特尔特被捕之际,菲律宾的17万军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其声明称将“严格遵守指挥系统”,即服从总统马科斯的命令。由此可见,军方表态的背后,是马科斯两年来的精心布局。
3年前,杜特尔特女儿莎拉放弃竞选总统,转而与马科斯结盟,试图通过副总统职位过渡至2028年大选。但马科斯上台后,不仅未兑现让莎拉兼任国防部长的承诺,还逐步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在军队的影响力,莎拉最终仅担任教育部长,军权旁落,为今日局面埋下伏笔。
至于马科斯,自上台以来,他通过人事调整逐步掌控军队核心职位,任命亲信担任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要职,替换了杜特尔特时期的多名高级将领。尽管部分退役将领仍支持杜特尔特,但现役军官多为马科斯提拔,形成“新派系”。此外,马科斯家族吸取了历史上因失去军权而流亡的教训,深知军权是政治博弈的终极筹码。
于是,有了军队的效忠后,马科斯底气无疑更足,毕竟,即便杜特尔特在达沃市拥有私人武装,也难以对抗正规军。菲律宾军方声明还强调,“必要时将维护国家安全”,暗示已准备好镇压可能的抗议活动,这种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使得杜特尔特的支持者难有实质动作。
而针对杜特尔特被捕一事,中方也对此进行了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消息,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她还强调,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有分析认为,这一表态虽未直接批评马科斯,但暗指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存在政治操弄嫌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两点难以解释:其一,菲律宾已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法院无权管辖菲国内事务;其二,国际刑事法院的标准在巴以问题前,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两重原因之下,其行为难免有“双标”的嫌疑。
至于被捕后续,杜特尔特的命运仍存变数,若其健康状况恶化,可能以保外就医脱身;若马科斯坚持审判,或将激化菲律宾民众对立。目前,菲国内已有议员谴责逮捕“不合法”,但马科斯阵营占据司法与军权优势,短期恐怕还是难以被撼动。
而从长期来看,这场斗争无疑是暴露了菲律宾家族政治的脆弱性。杜特尔特与马科斯曾因利益结盟,又因权力分配反目,凸显家族政治“没有永恒盟友”的残酷现实。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马科斯若继续依赖军方和外部势力,可能进一步撕裂菲律宾社会,甚至重蹈其父独裁统治的覆辙。
总的来说,杜特尔特的被捕,既是个人政治生涯的危机,也是菲律宾家族政治博弈的缩影,马科斯凭借军权与司法优势占据上风,但杜特尔特的支持基础与中方隐晦的声援,仍为局势留下转圜空间,就看接下来各方会进行怎样的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