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缅北后运毒入境案”多发,是否遭受“胁迫”应如何认定?

2024年12月14日17:12:04 国际 1078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公安部日前披露: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铲除。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3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

有专家提醒,缅北电诈集团清剿后,应警惕毒品犯罪卷土重来。

今年6月,国家禁毒委办公室发布的《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去年缴获来自境外毒品20.5吨,同比上升84.7%。

《报告》指出,阿片类毒品和冰毒主要来自“金三角”,其中冰毒12.3吨、海洛因1.5吨、鸦片1.4吨,占全国缴获同类毒品总量的85.3%、95%和99%。

“电诈问题和毒品问题实际上都是缅北地区社会治理结构畸形的结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鲍志鹏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当地特殊的社会结构,导致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存在。

《报告》显示,2023年抓获国内跨区域外流贩毒人员8611名,同比上升30%。记者注意到,在参与运输毒品犯罪的人员中,不乏被高薪招聘诱骗至境外者。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年来,仅在某网络平台找工作而陷入运毒犯罪的年轻人就有45人,超半数获刑15年以上。

2021年,某地警方通报案例显示,白某某纠集多人在缅甸建立多个“吞毒点”,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招工信息,有组织地将无犯罪前科、身体健康的群众诱骗至缅甸,采用利诱、殴打、限制自由等方式,逼迫招募者通过体内藏毒、携包带毒等方式走私毒品至国内。

“被骗缅北后运毒入境案”多发,是否遭受“胁迫”应如何认定? - 天天要闻

缅甸有关部门销毁被缴获的毒品。图片来源 新华社

前协警携带毒品入境被抓

自称遭胁迫

记者以“缅甸”“胁迫”“运输毒品”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发现相关案例上千件。案例显示,被骗至缅北运输毒品入境者不乏“90后”甚至“00后”,有些人还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不错的职业。

山东男子王迪就是其中一例,其父亲向记者讲述,王迪大学毕业后在老家交警队做协警。因考取事业编制失利,父子为是否继续备考产生分歧,王迪赌气离家后在网上看到“缅北博彩”的招聘信息,招聘者称工资每月一两万,王迪按对方安排来到缅甸后发现是骗局。

在被警方抓获当天的讯问笔录中,王迪回忆了在缅甸的经过——对方先是让他拉人赌博才能发工资,拉不到人要赔钱,不赔钱就不能离开。

王迪向警方回忆,对方后来又说可以让他回国,但要带点“东西”。“我没办法,就答应帮他们带。”

2018年7月,王迪在云南临沧被抓获,警察从行李中发现134颗海洛因,净重1387克。根据我国《刑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五十克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019年5月27日,保山市中院一审判决:王迪犯走私、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王迪上诉,半年后,云南高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王迪申诉,2021年6月,申诉被云南高院驳回。其父告诉记者,二审判决生效后,王迪进入保山监狱服刑。因坚持无罪,在死缓执行期满转为无期徒刑后,未获减刑,至今刑期仍为无期。

今年1月,王迪父亲向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提交刑事申诉状,请求依审判监督程序对王迪走私、运输毒品案立案再审。其代理律师表示,法官日前回复,需补充提交在缅甸的相关证据以证明其是否受到胁迫,根据新证据材料决定是否提起再审

“被骗缅北后运毒入境案”多发,是否遭受“胁迫”应如何认定? - 天天要闻

2024年7月,公安部与缅甸有关部门开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抓获多名潜逃缅北的重大涉毒逃犯。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如何证明被胁迫运毒

律师:入境后应第一时间报警

司法实践中,如何自证遭胁迫运输毒品?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案例中随机抽取了十个案例,发现仅一名被告声称遭受胁迫的辩护理由被法院采纳,其余均被驳回。

2020年,陕西省高院二审审理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中,上诉人魏云辩称其遭胁迫运输毒品入境。法院审理认为,魏云称其受胁迫仅有供述而无其他证据佐证,其运输毒品过程中,有多次机会可选择报警,从而解除受人控制的可能性,但未实施上述行为,故并不属于“胁从犯”。

在王迪案中,云南高院同样认为,其从缅甸回到境内后曾停留住宿一晚,还给父亲打过电话,在此期间并未选择报警或向他人求助,被胁迫的理由不能成立。

“类似案件确实很多”。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张雨表示,此类案件中,司法机关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被骗至境外的人携带毒品回到境内后是否马上自首,如马上自首,是可从轻甚至免予处罚的。但回到境内后不自首,可能被认为具有犯罪故意

记者注意到,也曾有提出遭胁迫的辩护理由被采纳的情况。2019年云南高院二审审理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中,上诉人贺亮称遭受胁迫,法院认为贺亮关于其被胁迫的供述可与同车被抓获的黄某、郑某的证言印证,不排除其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威逼或强制的可能性。

“但贺亮系主动偷渡到缅甸,被胁迫程度不足以导致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最终,云南高院认为一审量刑过重,二审将有期徒刑十四年改为十二年。

数据显示,2023年共破获走私贩运毒品案件3.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6万名,缴获毒品14.6吨,同比分别上升18.5%、36.5%和43.1%。

如何应对来自境外运输毒品犯罪压力?如何防范公民被骗缅北运输毒品?

鲍志鹏表示,缅北毒品种植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复杂的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这种畸形的社会形态长期存在。短时间通过联合执法是有必要的,但从长期来讲,应让当地百姓找到合适的经济来源。同时,应有力提升当地社会公共治理水平。

来源: 封面新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泽连斯基:乌克兰难扛十年冲突 - 天天要闻

泽连斯基:乌克兰难扛十年冲突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曾表示,尽管他无法预知与俄罗斯的冲突会持续多久,但他的国家绝无可能再承受十年的战火。 这位乌克兰领导人在接受法国《解放报》采访时称,他坚持要在土耳其与俄罗斯总....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 天天要闻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声明指出,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统症状加剧而新发现一个前列腺结节,医生在进一步评估后于16日诊断拜登患有前列腺癌。声明称,虽然这是一种更具侵袭性的癌症,但这种癌症似乎对激素敏感,因此可以进行有效治疗,拜...
哈马斯愿释放数名被扣押人员 以换取两月停火及300名巴方人员 - 天天要闻

哈马斯愿释放数名被扣押人员 以换取两月停火及300名巴方人员

总台记者从以色列《国土报》获悉,当地时间5月1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向媒体表示,其同意释放7到9名被扣押人员,以换取两个月的停火和300名被以方扣押的巴方人员。 当天,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艾菲·德弗林准将发表声明称,目前有五个师在加沙地带开展新一轮攻势,旨在击败哈马斯。艾菲·德弗林称,...
波兰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 出口民调显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 - 天天要闻

波兰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 出口民调显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

当地时间5月18日21时,波兰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出口民调显示,拉法乌·特沙斯科夫斯基的支持率为30.8%,卡罗尔·纳夫罗茨基的支持率为29.1%,斯瓦沃米尔·门岑的支持率为15.4%。波兰总统选举采用全民直选方式进行,总统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根据波兰法律,总统候选人需为年满35周岁的波兰公民,并获得至少10万名选...
美国恶劣天气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 - 天天要闻

美国恶劣天气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

当地时间5月18日,总台记者获悉,龙卷风和风暴等恶劣天气席卷美国中部地区到东海岸的多个州,目前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其中,肯塔基州有19人死亡,密苏里州有7人死亡,弗吉尼亚州有2人死亡。(总台记者 张颖哲)美国恶劣天气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 超过40万用户断电>>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美联邦调查局确认加州棕榈泉市爆炸事件嫌疑人 - 天天要闻

美联邦调查局确认加州棕榈泉市爆炸事件嫌疑人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确认,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市一家医疗健康机构外发生的爆炸事件嫌疑人为盖伊·爱德华·巴特库斯(Guy Edward Bartkus)。联邦调查局官员称,该局正在对嫌疑人的住所执行搜查令,且不认为存在持续的公共安
中使馆紧急提醒:中国公民尽快撤离 - 天天要闻

中使馆紧急提醒:中国公民尽快撤离

来源: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5月18日,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调整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的通知”,内容如下:自2025年5月16日起,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作如下调整:现有部分地区为红色(极高风险),其他地区为橙色(高风险)。具体如下:一、红色地区:纳哈里亚-采法特以北,加利利湖以北、以东,阿什克隆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