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级以下的气候合作将持续联邦制国家的联邦政府在对外事务上拥有完全权力,但是对国内各州的绝大多数事务没有决定权,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美国联邦政府的换届,对各州的气候政策没有直接影响。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退出了《巴黎协定》,但美国相继成立多个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合作的次国家层级组织。这些组织中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是“美国全力以赴”(america is all in)气候行动联盟。该联盟官网称,已有63%的美国人,和覆盖美国74%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地方政府加入了该联盟。“美国全力以赴”的宗旨是制定气候战略以应对气候危机,并借鉴地方合作伙伴的实践经验,在全美国范围内扩大气候行动。该联盟致力于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30年前减少一半,并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发起成立“美国全力以赴”的包括加州、华盛顿州原州长,这些州政府目前是积极推进与中国地方政府气候合作的主力。据《财经》记者统计,2023年8月以来,已有上海、江苏、广东、海南分别与加州政府达成了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协议。除了地方政府,中国一些部委也多次与美国次国级组织达成了气候方面的合作。最近的一次是在2024年5月,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在美国加州举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国能源部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的合作达成一致,与加州达成加强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重点合作事项清单。加州的gdp和人口规模在美国各州中排首位,其发展经验和中国部分省市有互相借鉴的价值。加州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停电,但经过最近三四年的改进,加州电网的用电安全指标不断改善,2022年风光发电在电网中的占比已经上升到61%。注册在加州的专业性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能源基金会,始终致力于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该组织自1999年在中国开展工作以来,一直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气候、能源交流与合作。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对《财经》记者表示,加州解决“能源不可能三角(经济、安全、清洁)”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大量引入储能电站,解决尖端间歇性问题。二是在电网调度方面,不以政府为主导,而是由从业者与电网、发电方自发形成具有专业性的行业联系,为电网调度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和管理机制上的改善。针对这一话题,中国可以与美国在地方层面开展进一步探讨,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上网提供借鉴。在2024年11月中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能源基金会组织召开了“中美地方省市气候合作交流的专家研讨会”。来自中美国家、省州和城市层面的政府官员,以及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人士参加了研讨会。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参加完该会议后告诉《财经》,中美双方的代表,尤其是美方代表在会上传达了清晰的态度——中美地方层面的气候合作必然会持续下去。未来中美地方层面还会有更多务实的合作,共同推进双方的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cop29期间,清华大学气候院全球气候治理主任胡彬和美国前驻华环境科技卫生参赞沈岱波(deborah seligsoh)联合发布了“新形势下中美气候合作”的研究报告。该项目组对参加过中美气候谈判的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百余人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人认可中美继续合作的重要性,未来中美气候合作依然存在空间,尤其是学术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