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张丽华)11月21日上午,潍坊市召开“办好‘一件事’,架起‘连心桥’”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年来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潍坊市民政局围绕“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目标,不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实现了从“保生存”到“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转变,全力推进社会救助“高效办成一件事”,让群众“只进一次门,办好救助事”。
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通过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等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供养标准显著提高。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03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35元,城乡低保标准比缩减到1.2:1;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304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86元。截至10月份,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共计47462户,73479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47378.8万元;全市特困供养对象共计31358人,累计支出特困供养资金共计43906.5万元。
此外,潍坊市民政局联合11个部门出台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文件,将不同类别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并强化了部门数据共享和动态监测力度,确保救助精准高效。同时还建立救助文书标准化制度,通过“简文书”推动“简程序”,实现社会救助一次申请授权、一次调查核对、一次审核确认,用行政文书的标准化推进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办理效率。
智慧赋能更加明显
潍坊市民政局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目前,已将57.8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并通过“鸢·助你”帮办代办移动应用实现了救助申请、审核、发放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此外,还升级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实现了106项数据信息的共享交换,确保救助更加高效精准公平。自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成以来,已累计服务群众196万人次,先后为民政、住建、教育、医保、工会、退役军人等部门救助群体出具核对报告128万份,调查核实车辆、住屋、公积金、社保、工商登记、纳税、银行存款、保险等各类信息500余万条。
救助基础更加牢固
为夯实救助基础,潍坊市民政局不断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全市设立了152个镇街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和7084个村(居)救助综合服务站(点),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544人、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8269人。同时,常态化开展社会救助“主动申报日活动”,累计为群众提供咨询30000余人次,救助困难群众2000余人。此外,还规范了社会救助公示公布及备案制度,确保救助工作公开透明。
服务方式更加多元
潍坊市民政局“试点突破 全域覆盖,打造‘物质+服务’精准化救助潍坊模式”被确定为山东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目前已有超过50%的人员受益。同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全市15家慈善组织开展了20个慈善项目,累计支出慈善资金38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8000余人次。
潍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继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提升智慧化水平、夯实救助基础、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全市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社会救助服务,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