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护航编队是“大兵压境”,但是也门的胡塞武装,这次是铁了心要和兄弟哈马斯站在一起,抵抗美国和以色列,没有一点动摇退缩的意思。日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等13个国家,向胡塞武装发去了最后的通牒:要求胡塞武装停止在红海袭击商船,并且释放扣押的人员,不照办的话,将遭到13国的联合打击。但是,胡塞武装根本没把这份通牒当回事,在13国的警告发出后,胡塞武装照样动手。
据美联社的消息,4日,胡塞武装动用了无人艇,在红海搞了一次袭击,这艘无人艇在一艘商船和一艘美国海军战舰中间爆炸,不知道是冲着商船来的,还是针对美国海军战舰的。尽管无人艇未击中目标,但胡塞武装的意思很清楚:不会罢手。
红海局势一天天紧张,证明巴以冲突的风险,已经蔓延到了周边区域,红海能被影响,其他区域也就有可能,目前来看,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是最有可能爆发新冲突的风险点。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伊朗发生罕见的恐怖袭击,驻伊美军基地频繁遭遇袭击,这些都是巴以冲突扩大的结果。
美国对此也很担心,白宫害怕这轮巴以冲突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中东战争,进而影响今年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志在连任的美国总统拜登,正在为潜在的大危机做准备,白宫正在制定相应的措施,军方和情报部门也参与进来了,五角大楼负责制定打击胡塞武装的具体方案,而情报部门负责制定应对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的“亲伊朗”力量。
虽然拜登已经意识到了巴以冲突扩大,对美国大选将构成影响,但要从容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挺困难的。现在摆在拜登面前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是:出兵打击胡塞武装,肯定有人反对,会影响他的支持率;不出兵应对,同样也会招来反对。
最近的民调数据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不容乐观,他连任总统的前景,用“暗淡”两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再遇上巴以冲突和胡塞武装,拜登连任总统的前景,变得越发不明朗了。一旦拜登下令美军出动,其与胡塞武装的对抗,立马会升级为一场规模不小的军事冲突,这必然遭到美国国内反战人士的强烈抵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连续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后面的反恐战争,眼下又介入了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这两大地缘危机。多年征战,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仅仅一场阿富汗战争,就持续了20年,除了造成2000名美军士兵阵亡外,美国为此承担的经济损失高达2.26万亿美元。
另外,战争还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导致美国社会现在越来越撕裂。
好战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美国军费开支连年增长,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这些烂账,最后都要靠美国的纳税人去偿还,试想一下,谁愿意为战争买单。
所以现在在美国国内,反战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而这些人手里的选票,对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有着不小的影响。一旦美军出兵,拜登极有可能失去这些人的支持。
但是,拜登如果不打击胡塞武装,又会落得一个“软弱无能”的骂名。此前,美国前总统、拜登最大的竞争对手特朗普,已经开始拿这一点攻击拜登。去年10月,特朗普在一场政治集会中表示,哈马斯敢对以色列发动攻击,并挑起巴以冲突,完全就是拜登“软弱无能”的结果。
另外特朗普还指责拜登,间接地资助了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特朗普表示,如果现在还是他执政的话,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不管特朗普的这些指控是不是真的,但是拜登对此不能忽视,一旦在美国国内成为一种共识,那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拜登决定不打击胡塞武装,出来叫板的,不光有特朗普,民主党内部的强硬派,估计也不会同意。所以,现在拜登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到底是打还是不打,而每一种抉择的背后,都会有很大的代价,都会影响他今年竞选总统的前景,接下来如何去抉择,他的政治智慧,将迎来终极“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