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车有自动驾驶,我又没在开。
自动驾驶也还是你在操作。
那我这喝了酒也算醉驾?
当然算了!
近日,重庆某男子和交警的对话火上了新闻。该男子喝完酒后想要找代驾,寻觅无果后决定铤而走险,启动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让其送自己回家,不曾想到,半路遇上(交警)查酒驾,男子吹气被查出酒后驾驶。经测试,该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128毫克酒精含量,构成醉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属于醉驾)。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也给司机提供了便利。目前,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分为L0-L5这6个等级,其中L5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即在任何社会道路、任意天气情况都可以真正做到“全自动行驶”,彻底无需人类管理。但是国内、国外绝大多数“自动驾驶”都只是达到L2(“车道稳定”和“自动跟车巡航”这一层而已)级别。也就是说,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行为的主体仍然是人,仍然需要司机全程、全身心地投入到驾驶过程中。

同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危险驾驶罪属于抽象危险犯,一旦集齐“酒后+启动车辆+汽车发生位移”这三大bug,就可以认定为酒后驾驶,因此即使使用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可能会被判定为醉驾!
今年3月,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法院就审理过类似的案件。男子李某在饮酒后开启了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在驾车路上被交警查获。经检测,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262.6mg/100mL。最终,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李某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除了“酒后可以自动驾驶”这一错误理解外,不少有车一族对于酒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
误区1:酒后挪车不算酒驾
汽车发动并发生位移,饮酒后的驾驶人即处于驾驶行为中。即使车速再慢,移动距离再少,驾驶人都会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易发生交通事故,对周围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不论距离远近、车速快慢都不能酒后驾车。
误区2:酒后驾驶摩托车不算酒驾
很多人认为,酒后驾驶摩托车,不算酒驾。但实际上二轮、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和汽车一样,酒后驾驶摩托车一样要受到相应处罚。
此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也不得醉酒驾驶。
误区3:酒后不在马路上行驶不算酒驾
有人认为,只要不在马路上行驶,即便喝了酒也不算酒驾,但并非如此。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因此,在马路以外的地点酒后驾车行进,经测验调查后如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也将按相关法规条例处理。
误区4:喝了酒休息一会儿就能开车
血液里酒精的代谢需要一定的过程,酒精浓度数值的高低与酒后时间长短有关,体质不一样,酒精代谢的速度就不一样。晚上喝酒第二天早上开车,可能会因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而构成酒驾或醉驾,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隔餐醉”或是“隔夜醉”。

酒驾、醉驾
实际上是在为生命“砍价”
若醉酒开车
铁窗将是你最终的“归宿”
举起酒杯就放下车钥匙
希望我们都能做到
END.
来源·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