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9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赶往美国,并和美国务卿布林肯会晤。在此之前北约已经全面启动了“亚洲战略”,日本和韩国政府一年内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是韩国于去年5月宣布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日本则在同年11月加入),成为首个加入该组织的亚洲国家;其二是日本于今年1月宣布将设立独立的常驻北约代表团,全面参与北约的各项会议,这意味着北约已经不加遮掩地将触手伸向了亚洲。
消息提到,目前瑞典和丹麦的入约申请书已经递交,乌克兰短时间内不会考虑批准,再加上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家难以拉拢,意味着北约在欧洲新一轮东扩已经接近尾声,这个庞大的军事组织来到亚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有预测认为美方将会领导北约煽动新一轮亚太局势升级,俄外长拉夫罗夫也称美国很快就会把“红线”画到台海,这里会成为他们的主舞台。这次北约秘书长访美就过程中,双方用了大量时间来讨论中国问题,甚至比俄乌冲突更受关注。
在记者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一反常态,连续对外发出了多项“警告”。他宣布亚洲的局势正在变化,相关国家在欧洲加强了情报工作,在全力使用卫星、情报网络以及我们看到的“气球”。接着其妄称“今天发生在欧洲的事有可能明天发生在亚洲”,中国现在已经从俄乌冲突中吸取诸多经验,这些经验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决策;而北约则会对亚洲局势非常担忧,也正是今天讨论的话题。此外他还抹黑一番中国的对外政策,并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表示非常忧虑。
显然,斯托尔滕贝格在华盛顿讲话中将对中国不友善的气氛升格至最高,他的很多用词都是罕见“严厉”的,颇有冷战时期的格调。其附和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将中国民用气球遭击落事件倒打一耙称为是“中国在投资侦查设施”,还刻意挑动俄乌冲突“会在亚洲发生”,来标榜北约介入的正义性。其说法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一点:结合现在的局势北约现在进入亚洲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中国,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
值得一提的还有,9日中国外交部回应斯托尔滕贝格的言论称:“我们从未侵略过任何国家,也从不搞代理人战争……北约应当做的是放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认真反思自身为欧洲和世界稳定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而不是四处挑动矛盾,渲染“中国威胁”。”对此也有评论认为:“北约秘书长在华盛顿高调的言论实际上代表了美国的意思,只是美方不便于直接表达而已;这实际上是在乌克兰的逻辑另一种运用而已,北约正在重复做着2014年之前在东欧的事情,现在目标已经切换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