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顺应民意之后,更要考虑安全与环保

2023年01月13日18:42:05 国际 3676

评论员 邱延波

临近年关,疫情逐步走向放开,人们压抑的一部分情绪,被释放在“烟花爆竹”上,朴素地希望,通过燃放烟花爆竹驱瘟疫,驱霉运。

最近,全国多地已对禁放烟花爆竹做了调整,陕西延川、甘肃白银、山东东营、辽宁大连等地,可在部分区域和特定时间段燃放烟花。

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上,政府顺应民意之后,除了考虑文化传承,还要考虑安全与环保,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一放任之,应该在禁和放之间,找到最佳途径。

(一)“放”是传统文化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烟花是诗词,是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是习俗,是传统。

在隋唐之际,火药就发展成为供娱乐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烟火、烟花。到了宋朝,"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已颇具规模。

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1950年,新中国成立一周年,著名词人柳亚子曾写下“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著名诗句,把烟花的美丽描述到一种极致。

中国人对烟花的态度和措施,一直是“放”。人们从驱逐瘟疫燃放烟花爆竹,过渡到过年过节、婚庆嫁娶燃放烟花爆竹,最后连升学生子、买新车、商店开张等,只要是传达热闹喜庆,都要燃放烟花鞭炮来庆祝。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顺应民意之后,更要考虑安全与环保 - 天天要闻

(沈翔拍摄)

由此可见,烟花,是一种文明。

(二)“禁”是安全环保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在高楼里燃放烟花爆竹,越来越不安全。全国各地因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事故,直线上升。

每年除夕夜,是消防员最忙的时候,到处都有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发生的灾害。甚至,有人因此流血,有人因此丧命。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医院里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气管炎、甚至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的病人增多。燃放后的烟花爆竹,造成一地垃圾,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负担。

鉴于烟花爆竹带来的危害,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加强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管理。

1993年,有学者提出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06年1月,国家颁布《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2014年12月,全国制定烟花爆竹禁放政策,随后共有282个城市颁布了“全域禁放烟花爆竹”的地方法规。

2015年,严重的雾霾、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受到全国关注,各地纷纷出台“史上最严烟花爆竹禁令”。

2017年,全国禁放烟花的县市数量达到444个,对燃放时间和区域进行限制的县市,数量达到764个。

2019年疫情开始,有人呼吁对烟花爆竹解禁,理由是燃放烟花爆竹能驱除瘟疫,这种说法已被环保部门辟谣。

不可否认,禁放烟花爆竹后,安全事故减少了很多,空气质量也改善了很多。郑州等全国多地的空气优良天数增多,原因固然很多,禁放烟花爆竹肯定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三)“限”是治理艺术

2022年末,疫情防控走向“放开”,人们忽然对燃放烟花爆竹,格外怀念起来。随着韩国对烟花申遗的消息传出,网上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论达到沸点。

“反正我们又不让放,不如让韩国申遗成功。”“以后只剩三大发明了。”对烟花爆竹禁放,让一些人产生了怨忿情绪。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顺应民意之后,更要考虑安全与环保 - 天天要闻

(沈翔拍摄)

既然是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更应该谨慎对待。

如果是环保问题,能不能多渠道解决,比如限定烟花的品种、限定燃放时间和地点,在尽量降低污染的情况下,有条件地燃放;如果是安全问题,能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百姓一个释放压力的机会。

对烟花爆竹一禁了之,做起来简单,却一刀割断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些年老百姓说过年没意思、没年味,因为我们正在丢掉部分传统文化,丢掉过年过节的部分仪式感。

百姓虽然对放开燃放烟花爆竹呼声很高,但也不能为了迎合民意而一放任之。如果任由百姓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必然带来安全隐患。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顺应民意之后,更要考虑安全与环保 - 天天要闻

(沈翔拍摄)

这种情况下,考验的是城市治理能力,既要安全,又要环保,还要呼应民意。在“禁”和“放”中间,还有一步体现城市治理艺术的“限”:限定时间,限定地点,限定烟花规格,既满足百姓的需求,又把环保和安全问题降到最低。

生活需要仪式感,过年更需要。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过节特别是过年极其重要的一个仪式。期待这个新年中,更多人体验到这种仪式感。

这不是一种物质需求,而是一种精神需求。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