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2022年12月15日21:53:28 国际 1638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秘鲁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 (Pedro Castillo)应该是自特朗普以来,全球有数的“戏剧性总统”了——这位上任仅仅18个月的总统,在12月7日选择跟被反对派控制的国会“摊牌”,宣布解散秘鲁国会,并且下令重组整个司法系统,还承诺会在9个月的时间里重选国会,并修改宪法。

卡斯蒂略这一系列的操作,在全球舆论和秘鲁国会简直就是“总统造反”,因为这条“摊牌”的一系列政治行动,既属于“违宪”,同时也没有军警甚至任何政府官员对此进行落实执行。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简而言之,卡斯蒂略进行了一场“令不出总统府”的所谓“政变”——全球舆论场里,这场卡斯蒂略的戏剧性行为,被称为“自我政变”,意指最高领导人试图攥取“权力”的政变。

那么问题来了,卡斯蒂略真的是总统在“造反”吗?

违宪可能是真的,因为卡斯蒂略这一系列操作确实不符合秘鲁宪法。

但远远称不上“造反”,而秘鲁人民也站出来,用自己的声音为他呐喊。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就在12月7日卡斯蒂略宣布“解散国会”等一系列政治行动之前,秘鲁国会就开始了弹劾总统的程序,由于反对派的右翼和中右翼大联盟掌握了国会90个席位,因此迅速的通过了总统弹劾案,而卡斯蒂略被迫仓皇出逃,结果却在半路被检方逮捕。

而这一场近乎荒唐的“自我政变”闹剧,在卡斯蒂略被捕后,迅速引发了秘鲁的全境大乱!

无数的秘鲁人民,站来出来,他们走上街头去捍卫他们选出来的总统!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从首都利马到秘鲁历史悠久的印加帝国历史遗迹马丘比丘,从南部的阿雷基帕到北滨海的大都市特鲁希略,甚至就连偏远的小城镇也遭受了波及。

支持卡斯蒂略的秘鲁人,走上街头,抗议国会对于卡斯蒂略的不公平待遇。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而在卡斯蒂略下野被捕后,从副总统继任的现总统迪娜·博卢阿尔特 (Dina Boluarte) ,通过了国防部长阿尔贝托·奥塔罗拉 (Alberto Otárola)提请的紧急措施——暂停了集会和过境自由等公民自由权30天。

然而秘鲁支持卡斯蒂略的选民,本来就认为卡斯蒂略的弹劾和被捕,是建制派在否定他们的选票结果,这直接就进一步激化了抗议者和军警之间的矛盾。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抗议者用木棒和防爆警察们在街头对抗......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成队列的军警们,向人潮汹涌而来的抗议者,释放催泪瓦斯......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曾经卡斯蒂略的竞选副手,如今的总统博卢阿尔特,则成为了抗议者们眼中的“最大得利者”和“幕后黑手”,她的大幅照片因此被抗议者们准备当众焚烧。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激烈的暴力抗议者,虽然不是弹压军警的对手,但震天响的“守护卡斯蒂略”的口号,配合着投掷的石块、点燃的街头障碍物的浓烟,一起向弹压示威的军警而去。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这样的纷扰局面,正在秘鲁的大部分城镇上演。

卡斯蒂略的支持者们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位原住民出身的总统,可以说是秘鲁历史上“破天荒”一样的人物。

秘鲁是一个民族构成相对比较二元的国家,城市居民以白人、黑人和混血儿为主。而城市之外的地方,则主要是印加帝国遗留下来的原住民构成的农村——其中,农村的印加人占到了秘鲁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二。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然而原住民的人口虽然更多,但民主政治下的秘鲁却从来没有一位总统是原住民出身,一直以来,政界军警等都被白人和精英阶层所垄断——一直到卡斯蒂略成为总统,才打破了原住民不能成为总统的“魔咒”。

卡斯蒂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原住民出身,他生长在一个有八个兄弟姐妹的农村家庭,当地虽然拥有南美洲最大的金矿,可他们家却住的是毛坯房,村子里连最基础的设施都很缺乏。

为了能够上大学,卡斯蒂略更是在青少年时期,就趁着假期跟着父亲一起去首都利马打工,干过厕所清洁工、卖过报纸、干过工地小工,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勤工俭学才读完了大学课程。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事实上,最开始的卡斯蒂略和总统之位相距非常遥远,他在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家乡的一名老师。此后不满“秘鲁教育工作者单一联盟”不能维护教师的权益,从而在2016年另起炉灶建立起来“秘鲁全国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从此才正式走上政坛。

2021年秘鲁右翼联盟推出了藤森庆子作为总统候选人,由于其父是秘鲁的前独裁者,引发左翼不满。而卡斯蒂略由于在2016年才进入政坛,履历干净而备受选民青睐,因此成为了左翼大联盟的实际盟主,并最终在2021年的秘鲁大选之中以微弱优势胜选。

然而勉强的胜利,却也最终埋下了今日卡斯蒂略败局的伏笔。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由于右翼和中右翼组成的大联盟控制了秘鲁国会的90个席位,而左翼大联盟则只有40个,这意味着“府院不和”,卡斯蒂略才一上台就成了跛脚总统,矛盾从一开始就出现了矛头。

而卡斯蒂略本身从政经历日短,缺乏政治周旋的经验,又和所在的自由秘鲁党理念不太相合,来自党内的支持就不太足够——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卡斯蒂略在十八个月里就更换了数十位内阁部长,违规晋升军警官员,任命受到质疑的人员担当内阁部长。

再加上左翼大联盟里的“红色祖国派”和卡斯蒂略又颇有龌龊——“秘鲁教育工作者单一联盟”的幕后就是“红色祖国派”在提供支持。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但哪怕左翼大联盟如此分裂,右翼大联盟又占据国会多数,卡斯蒂略对于政治斡旋缺乏经验,其实在本轮秘鲁政治危机之前,国际舆论也并不认为以“道德缺失”为名的总统弹劾案,会真的迫使卡斯蒂略下野。

因为右翼联盟比起左翼联盟来,分裂和间隙的程度其实完全不输。

总统为何“造反”?秘鲁总统解散国会失败,反被弹劾逮捕引爆大乱 - 天天要闻

同时,知道在此次弹劾之前,卡斯蒂略短短的一年半任期里,就已经经历了两次弹劾案,都成功涉险恶过关。

最后,秘鲁的此次乱局,恐怕并不会因为三十天的紧急状态和现任总统博卢阿尔特承诺提前大选而结束。毕竟,真正让秘鲁陷入混乱的,正是因为该国的各个族群无法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利益集团甚至连维持稳定的妥协都难以达成所致。

- END -

记得点赞!

还有转发、评论、关注哟!

本文为 真实星球 原创,未经许可不许转载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驱逐移民,南苏丹接盘,美国人权再遭质疑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驱逐移民,南苏丹接盘,美国人权再遭质疑

文︱陆弃近日,南苏丹官方宣布,朱巴当局正在照顾被特朗普政府驱逐回该国的八名移民。此举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议。移民们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阻止被遣送回政治动荡严重、治安极不稳定的南苏丹,却以失败告终。此事件再次暴露出美国移民政策的人权缺失,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中方要求尼方尽快寻找失联中国公民 - 天天要闻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中方要求尼方尽快寻找失联中国公民

来源:日月谭天8日凌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突发泥石流。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介绍:截至目前,尼泊尔一侧共有6名中国公民失联,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中方要求尼方争分夺秒开展全力搜救,尽快寻找失联中国公民。使馆工作组火速赶往受灾前线,建立救援协调指挥部,就近协调搜救和善后工作。已完成对灾区所有中方人员的...
欧盟裂痕加深,冯德莱恩面临不信任投票 - 天天要闻

欧盟裂痕加深,冯德莱恩面临不信任投票

7月9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分享了一张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图片,配文称“是时候离开了”。图片来源 社交媒体平台“X”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梓)德国《柏林报》7月10日刊登评论员文章《对冯德莱恩的不信任投票——内部裂痕》,分析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下的困境。 《柏林报》称...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即,为何选择这三座中国城市? - 天天要闻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即,为何选择这三座中国城市?

当前中澳关系发展面临新的重要机遇,推动中澳关系稳中有进正当其时,阿尔巴尼斯此访将开启中澳关系新篇章。据新华社报道,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于12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阿尔巴尼斯2022年5月出任澳大利亚总理,今年5月实现连任,这将是他在总理任期内第二次访华。行程安排颇有深意阿...
理论学习 | 民生微实事速办制的三点思考 - 天天要闻

理论学习 | 民生微实事速办制的三点思考

民生微实事速办制就是通过建立广泛征集、快速响应、高效办理的工作机制,落实基层人大代表深入选民收集建议、督办落实、回应群众关切的真实写照。在工作落实中还是应该抓住重点,聚焦关键,才能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围绕“民生”焦点,找准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