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演过《泰坦尼克号》等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的好莱坞著名影星近日在推特发文谴责中国的深海捕鱼将会对世界的渔业资源产生危害,其声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将其深海捕鱼船队建设成数千艘,导致中国耗尽了本国近海鱼类资源。反过来,他们的渔民已经航行到世界各地的海洋继续深海捕鱼。这种做法引发了人们对当地经济及海洋生物可持续发展的警惕。“
那么真如”小李子“所言,中国的捕鱼已经威胁到了世界的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地步,还是换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呢?
出口量世界第一,“罪责难逃”?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在2020年,全球的捕捞渔业产量为9030万吨,其中7880万吨来自海洋水域,1150万吨来自内陆水域,可以说海洋捕捞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其中用于捕捞的渔船总数估计在410万艘,而亚洲的船队约占全球渔船总数的三分之二,在这三分之二中以中国的渔船排在首位。并且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生动物产品出口国,其次是挪威以及越南,而中国的出口箱量甚至等于二、三名之和。
引用自《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
而根据FAO组织的长期对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渔业资源的检测评估,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渔业资源处于继续减少的状态。在2019年,处于生物可持续水平范围内的渔业种群比例从1974年的90%下降到64.4%,其中已经有57.3%渔业种类达到可持续捕捞的上限,仅7.2%未充分捕捞。
那是不是意味着,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确实要为世界渔业的过度消耗来承担责任呢?
引用自《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
唯数量论的流氓逻辑,谁才是罪魁祸首?
从前文看来似乎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生动物产品出口国的中国确实要为海洋鱼类的过度捕捞负责,但是我们是最大的出口国,却并不是最大的进口国。那么我们出口的渔业资源都去哪里了呢?同样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相关数据,欧盟是全球最大的渔业资源的单一进口市场,而论国家而言则是美国。并且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渔船总数比较2015年减少了10%,而这正是中国努力缩小船队的结果。
所以基于欧美“精英”们的理论就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捕捞、出口国就应该为海洋渔业的不可持续负责,丝毫不谈这一切最终是被谁消费了。这就如同指责着中国的碳排放世界第一,指责中国人用筷子是对资源的浪费的“环保少女”格雷塔的流氓逻辑一样,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着中国,渲染着“中国威胁论”,丝毫不会谈及我们的人均碳排放远不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最后奉劝一句那些自视甚高的各界“精英”,在你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谴责中国的时候先管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