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削减俄罗斯通过出售石油,将赚取的利润投入对乌作战,G7国家一起商量搞了个“限价联盟”,要求对俄油设置最高价格上限,并呼吁中印等能源消费大国参加。
针对该呼吁,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石油是全球大宗商品,对维护能源安全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有关国家通过对话协商推动局势缓和,而不是相反。
换言之,西方搞的这个限价令,我们是不会掺和的,并且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俄能源贸易增幅显著,没有受到外界任何影响。据俄媒报道,美国财政部官员罗森伯格表示,所有不执行限价令且与G7相关的法人,都将受到美国制裁。
不过,她同时又强调,制裁范围将仅限于G7成员国范围之内,如果有亚洲国家不按照他们制定的协议购买俄油,若不涉及G7相关的服务,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对其实施制裁。
众所周知,美国以往总喜欢将打击目标,放在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身上。但这回即便我们无视禁令,却自动获得了豁免权,而G7国家积极响应倡议,却成为优先打击的对象。
这一点十分耐人寻味,但只要细细剖析,便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G7成员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需要说明的是,美加两国本身就是主要产油国,基本不会受到限价令的影响。
日本虽然是石油进口大国,却主要从中东等地购买,对俄罗斯石油依赖程度不高,如此一来,限价令冲击的其实是那几个欧洲强国。按理说,这种做法欧洲国家应该会强烈反对,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德法等国不仅积极配合限价政策,他们还试图放宽部分对俄罗斯的制裁,以争取欧盟各国在限制俄油价格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坦白讲,限价令对各国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究竟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还不能完全下结论,但这项政策有三大看点,很值得关注。首先,欧洲短期内无法得利,长远来看则会导致进一步丧失能源独立性,属于是哪头的好处都捞不着。
限价令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率先提出的,但美国已取得主导权,事态也在按照华盛顿的安排发展。欧盟明知道美国的操作,对自己最为不利,却只能选择乖乖顺从。
这是因为冬天即将到来,欧洲又严重缺乏油气,后者认为若G7国家集体施压,能够让欧洲以低成本获取能源,从而化解眼前的危机。可俄罗斯怎么可能任由西方威胁,甚至做出亏本做买卖的事,一旦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莫斯科搞不好会切断对欧洲的石油出口。
当然了,这也正是美国想看到的,买不到俄油的欧盟,只能在能源领域更加依赖美国。其次,以中印为代表的亚洲各国,将从G7政策中受益。
在俄罗斯能源出口中,欧洲市场占了大头,那么美国想要真正打击莫斯科,就只能将精力集中于一处,对中印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做法放松管控。
当然了, 华盛顿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美国实力和影响力的下滑,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对世界发号施令了,中印压根不会给其面子。而眼见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东南亚国家也变得大胆起来,纷纷将大力采购俄油提上日程。最后,俄罗斯不会因为G7的把戏,受到多少损失。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与俄开展了制裁与反制裁的较量。眼下,西方国家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俄罗斯却因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赚得钵满盆满。
所以,不甘失败的美欧试图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但两者其实各怀鬼胎。美国想挟持欧洲一起行动,切断俄罗斯的最大能源市场,欧洲各国则希望借助美国的压力,逼迫俄能源降价。
结果,莫斯科完全不与他们正面交锋,直接掉头去开发东方市场。本月早些时候,中俄蒙三国元首举行会晤,一条以西伯利亚为起点,途经蒙古,最终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正在筹建之中。
不出所料的话,在这场博弈中,欧盟又会成为最大输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欧洲一次次被华盛顿玩弄于股掌之上,承受着不该承受的代价,再这么下去,欧洲进一步衰落,或将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