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罗伊案”,保守化是美国最高法院必然趋势 | 新京报专栏

2022年06月25日21:55:02 国际 1486
推翻“罗伊案”,保守化是美国最高法院必然趋势 | 新京报专栏 - 天天要闻

6月24日,堕胎权支持者在美国纽约街头抗议。图/新华社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正式作出判决,推翻了在美国堕胎权问题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罗伊诉韦德案”(以下简称“罗伊案”)。

“罗伊案”判决于1973年通过,然而,近半个世纪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这项判决。

最高法院将堕胎权下放各州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此次判决,不会终结美国社会关于堕胎权的争论,但会加剧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之间的斗争。特朗普任内非常“幸运”任命了三位大法官,一举改变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格局。未来,在堕胎、同性恋、持枪权等核心议题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保守化是必然的趋势,而推翻罗伊案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一出,密苏里州闻风而动,成为第一个禁止堕胎的州。此前,有13个州通过“触发法案”,也就是“罗伊案”被推翻之后,该州就自动通过禁止堕胎法案。另有分析称,至少有26个州将禁止或者限制堕胎,也就是全美一半以上的州会限制或者禁止堕胎。

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妇女失去了堕胎权呢?也未必如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的是联邦层面的合法堕胎权,也就是说,如何规定堕胎已经变成了各州的事务。而这一判决影响最大的还是贫困女性,因为有钱的女性可以到美国任何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堕胎,但贫困女性却受限于各种因素而不能。

事实上,“罗伊案”的背后,并不仅仅涉及美国女性是否拥有合法堕胎的权利,而是涉及个体权利与联邦权力之间的关系,甚至涉及如何定义“人”的问题。也因此,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伊案”判决之后,不仅美国国内舆情沸腾,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表示,堕胎是所有女性的一项基本权利,女性堕胎必须受到保护。与此同时,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外国政要,也对此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当然,在美国国内,拜登奥巴马等民主党总统和前总统都站出来表达了反对。拜登在6月24日的讲话中称,“今天对于最高法院、对于整个美国都是悲伤的一天”“美国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在都受到了威胁”。奥巴马认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攻击了数百万美国妇女的基本自由。毫无疑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将会影响到中期选举,甚至未来相当长时间的美国选举政治。

就此去看,“罗伊案”已经被高度政治化,成为了保守派与自由派角力的焦点,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会将其夸大。更重要的是,极端的保守派和激进的自由派对“罗伊案”都不满。

推翻“罗伊案”,保守化是美国最高法院必然趋势 | 新京报专栏 - 天天要闻

6月24日,堕胎权支持者在美国纽约街头抗议。图/新华社

“罗伊案”加剧美国社会分化

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莱克门撰写的判词主要在三方面论证妇女堕胎权:第一,胎儿不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第二,堕胎属于隐私权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将妇女孕期分为三个阶段,在最初三个月,妇女有充分的自由决定是否堕胎;中间三个月,堕胎应该由妇女和医生协商;最后三个月,各州可以禁止堕胎。

这一判决意味着在怀孕前六个月,妇女具有接受堕胎手术的权利。但对于保守派来说,胎儿也是生命,生命是神圣的。小布什就认为,"胚胎尚不能开口说话,不能充当自己的代言人,所以社会更要承担起保护他们的责任”。

而在自由派看来,堕胎与否只是女性自主生育权的一部分,不能被政府干预和强制。已故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则从平等权而非隐私权角度来看“罗伊案”,为什么最后三个月女性就失去了堕胎权呢?

此前“罗伊案”的判决在美国社会引发了一场推翻“罗伊案”的保守主义运动。从1973年以来,已经出现了多次挑战“罗伊案”的判决。现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6名是保守派,其中3名是特朗普提名的。从这一格局来说,如果这次不能推翻“罗伊案”,可能意味着“反罗伊案运动”的重大挫败。

“罗伊案”判词中涉及几个核心的议题。首先是胎儿是否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妇女的权利与胎儿的生命权如何权衡,个体的权利与社会的公共道德空间如何权衡,如果将“人”只是界定为出生的人,那怎么去看生命的起源?

因此,这个问题又与医学研究联系在一起,为了延续已出生人的生命或者消除他们的苦痛,可以胚胎或者克隆人的研究吗?美国宪法并没有对“人”,或者受到宪法保护的“人”做出明确规定,保守派认为未出生的胎儿也是人,有了心跳的胎儿就应该受到保护。

其次,美国宪法中并没有对“隐私权”的规定和说明,而是从宪法修正案中引申出来的,尤其是第一修正案,涉及宗教的问题。

政教分离的原则来看,政府不能干预堕胎。奥巴马只是指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近50年的历史先例,而没有说别的理由,因为作为法律高材生的奥巴马对“罗伊案”的复杂性也是有所了解的。

当然,“罗伊案”不仅是美国两党之争的焦点,也是美国社会分化加深的体现。推翻“罗伊案”并不代表美国妇女不能堕胎了,只是这项权力下放由各州来决定。可以预测,堕胎权将进一步改变美国的政治地理版图,红州会限制或者禁止堕胎,蓝州则会保护合法堕胎权。

说到底,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在保守与自由之间进行平衡,这才是秩序的基础。“罗伊案”扰攘半个世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推翻了“罗伊案”,但就美国复杂的国内情况看,或许很难将“罗伊案”变成历史,而围绕于此的更大社会冲突也才刚刚开始。

撰稿 / 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吴兴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 天天要闻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白洁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白洁,女,满族,1977年9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常委、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闻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伦说英国不支持在拉法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英国已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拒绝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谈到两国在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异”。卡梅伦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张工会见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 天天要闻

张工会见中国中煤董事长王树东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在迎宾馆会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一行。此次中国中煤在津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与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是落实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与我市创新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震动金融圈!张红力,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震动金融圈!张红力,被开除党籍

5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 天天要闻

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本期我们将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乌克兰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 近年来,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乌克兰作为欧洲的一个国家,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挑战。在这个充满火药味的舞台上,乌克兰人民一直在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战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乌克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