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动物讣告成全体面:一“物”不爱何以爱天下

记者 李静 岳致呈

清明之际,吴倩又想起了陪伴过她的流浪猫“臭蛋”。她曾写下讣告,作为最后的告别。

我们该如何看待动物的死亡?又该如何跟它们说再见?很多人选择为它们写讣告,用尊重成全它们最后的体面。这些讣告往往成为很多人了解动物的开篇,提醒着他们在动物生前,多做些什么。

一张讣告里流浪猫的一生

吴倩(化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为一只流浪猫写讣告。

2024年2月15日,吴倩将一张讣告发到小区喂猫群,里面写尽了流浪猫“臭蛋”的一生。

去年春末夏初,吴倩第一次遇到“臭蛋”。当时它很小,吴倩常常去投喂。去年10月,吴倩带它去做了绝育手术。后来,“臭蛋”一直留在小区活动,身边常常有一只橘猫朋友。

今年1月,小区喂猫群有人发现“臭蛋”身体有异样,就把它送到了医院。治疗费用一天五六百元,喂猫群成员只能众筹。后来回到小区后,“臭蛋”越来越瘦,再次被送到医院治疗,结果被确诊为猫瘟。“臭蛋”没能坚持两天就离开了。

吴倩联系到宠物殡葬公司,将“臭蛋”送去火化。该如何跟喂猫群成员讲“臭蛋”死亡这件事情呢?她决定为“臭蛋”写一份讣告,也算是对它做一个交待。下班后,吴倩在车里打开电脑,一字一字敲下讣告,哭得泪流满面。

流浪猫的问题,一直是小区普遍存在的困扰。在吴倩看来,抓是抓不完的,所以要尽量倡导科学管理。她现在家里有7只猫,除了14岁的宠物猫“呆子”,她还领养了一家四口流浪猫,还有眼睛瞎了的两只流浪猫。“我不忍心让它们在外面生活,它们很难生存下来。流浪猫的寿命很短,有的甚至春天生冬天死。我想让它们在短暂的生命中感受到一点温暖。”

吴倩的老家在江西,自己一个人在上海打拼。这些动物,给吴倩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你给予它们的情感,总能得到反馈。”这些年,吴倩经历过几次动物死亡。“一个人也好,一只猫一只狗也好,真正消失是我们忘记了他们。讣告,能够留存一点纪念,至少证明它们存在过。”

一种探索

在学校,也有这样的群体在探索跟动物相处和告别的方式。

2022年,在山西大学读大一的雷鸣,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学校的流浪猫关爱协会。她从小喜欢小动物,但是妈妈并不允许她养宠物。所以进入协会后,雷鸣觉得很开心。唯独亲眼目睹流浪猫死亡时,雷鸣难以接受。

流浪猫没有名字,少有人参与它们的生命,流浪猫死亡似乎总是悄无声息。所以,雷鸣想为它们做一些事情。2023年11月10日,她在视频账号上发布一张讣告。那张讣告就像墓志铭一样:“豆乳宝宝,埋你的时候给你裹上了围巾,这样冬天就不会冷了。”

这只小猫来学校时间不长,但同学们都认得它。因为它有先天性缺陷,它的麒麟尾很短,不像其他小猫开心时就能摇尾巴。同学们常常投喂它,逐渐生出感情,并取名叫“豆乳”。

一天晚上,有同学发现“豆乳”躺在车位中间,纯白色毛发被鲜血染红。“我们推测,应该是因为天冷,小猫躲在车底下。车主可能没有发现它,导致了悲剧。”这样的画面,让雷鸣心痛。她想告诉关心“豆乳”的同学,它没有突然消失,而是已经离去。所以,雷鸣为它写了一篇讣告。

第二篇讣告是为“图图”而写。因为它耳朵特别大,所以同学们叫它“大耳朵图图”。它喜欢在图书馆一带出没,在很多毕业照上都能看到“图图”躺在椅子上安逸地睡觉。

“图图”的离开非常突然,同学们将它送到医院,最终没能救回来。雷鸣在它的讣告中写道:“愿下一世图图不再是流浪猫。”

在雷鸣的设想中,流浪猫应该被尊重。他们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将学校里出现的流浪猫的图片录入,给他们取名,填写性格、可不可以摸、有没有疾病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

她发现,讣告会带来一些争议。“有人说,去纪念一只少有人知道的猫没有意义。但是,我觉得对待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它们值得被纪念,讣告是它们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封告别信。”

用尊重成全体面

近年来,动物园里明星动物的讣告引发关注。

2022年10月10日,西宁野生动物园为“狲思邈”发布的讣告,让很多人记住了它。讣告中称,当日上午9时50分,中国唯一一只圈养雄性兔狲——“狲思邈”,在进食时因鸡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终年7岁半。讣告为“狲思邈”的狲生做出了这样的总结:“狲思邈的一生,未曾享受过辽阔的野外高原,未曾呼吸过凛冽的自由,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让无数人知道、了解、关注、关心兔狲这一物种,并在我国兔狲人工繁育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2024年3月18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发布讣告称,兔狲长公主——“狲大娘”于2024年3月17日因病死亡,初步诊断为子宫蓄脓。据了解,“狲大娘”为网红雄性兔狲“狲思邈”与雌性兔狲“狲尚香”于2021年5月7日所诞的雌性兔狲,为国内第一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狲,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看来,在网上为动物发布讣告是对去世动物的尊重,也是对关注和关心动物的社会公众负责。

2023年,一篇关于“老马”的讣告火了。“老马”是一只生活在南京红山动物园马来熊。它原本在一个表演团,1993年来到红山森林动物园,成为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讣告里写到,“为了帮助它挺过这个冬天,我们与兽医时刻保持对老马的关注,给它蓄上暖暖的稻草窝,辅以暖灯、油汀等设备加热。”最终,睡梦中的老马在暖暖的稻草中安详离开。

据了解,这不是红山森林动物园第一次为动物写讣告。2020年9月,饲养员彭培拉就曾为离世的獐子紫金”写下讣告。后来,她还为一只名叫“意外”的香猪写讣告。很多时候,人们通过讣告才了解到一些非明星动物的一生。

讣告成全了动物最后的体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曾表示,“我们希望游客看到动物的时候,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和心态,动物会老,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