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关于大熊猫的最新研究!速看→

属于食肉目的大熊猫与其同门兄弟不同,它有许多“绝技”,使其能够适应于专门吃竹子的生活。在这些绝技中,大熊猫额外的“拇指”可以说是最著名但也是最神秘的。除了大多数哺乳动物前肢上正常的五个手指外,大熊猫还有一个强烈增大的手腕部骨骼,即桡侧籽骨,充当第六个手指,形成可以对握的“拇指”来抓住竹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同行合作,在国际刊物《科学报告》发表了始熊猫第六指,即“伪拇指”演化的论文。始熊猫关键的伪拇指和臼齿化石,来自2015年邓涛、吉学平领导的古脊椎所、云南省考古所和昭通市政府联合组织的水塘坝晚中新世遗址科学发掘。研究结果显示,始熊猫具有最早的增大的桡侧籽骨,已经形成对握的“拇指”功能。然而,自中新世晚期以来,熊猫的“拇指”没有进一步增大,因为其在抓握竹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跖行式走路的承重功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分担体重的限制可能是熊猫的伪拇指从未演化成完整手指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简陋的“拇指”表明,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700—600万年前就起源了。

云南昭通水塘坝始熊猫生态复原右侧个体显示伪拇指抓握功能,左侧个体显示步行姿态

△大熊猫抓握和咀嚼竹子

文章来源:转载·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 郝峰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