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女孩网购毒蛇,谎称:“拿来泡酒”最终害死自己

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许多人都非常害怕它,特别是含有剧毒的毒蛇,人们一般都不会去惹它,恨不得躲得远远的,离它越远越好,如果一不小心被咬伤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怕蛇的,有些人非常喜欢蛇,甚至把毒蛇当成宠物饲养,殊不知这样有可能引发可怕的后果。



在我国陕西就有位小姑娘因为非常喜欢蛇,把毒蛇当宠物饲养,结果不小心被毒蛇咬伤,经过抢救不及时,从而酿造了一场人间悲剧。

2018年7月9日,陕西省渭南市第三医院的急诊室迎来一个被蛇咬伤的患者。这位患者声称自己被蛇咬了,让医生救救她。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医生竭尽所能,最终,也没能成功挽救她的生命。

那么事情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喜欢养小动物的爱好

琪琪(化名)女,21岁,是陕西渭南人,一个普通的小姑娘,从小非常喜欢小动物,也饲养过许多小动物宠物。但都是一些猫、狗、小乌龟之类的宠物,随着琪琪慢慢长大,琪琪“迷恋”上了蛇...

“迷恋”银环蛇

琪琪“迷恋”上的蛇可不是一般的蛇,而是有剧毒的银环蛇。(银环蛇在我国可是有第一称号的毒蛇,虽然本性温和,但所含剧毒非常强。被咬上一口,它的毒液在身体里迅速传播,抢救不及时甚至失去生命。就算抢救及时,也会因为它的毒液在身体里面传播而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有可能肾功能衰竭或截肢。)

网上购买银环蛇,谎称:“泡酒”

在琪琪21岁的时候,就萌生了想养蛇的想法,但是想买到这样带走剧毒的银环蛇非常困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有一天,过琪琪的在网上看见有毒蛇卖的网店。

于是便与卖家商谈起来,起初卖家并不愿意把毒蛇卖给琪琪,(因为卖毒蛇的风险非常高,一般人不会随便乱卖给他人)

因此,琪琪谎称:“你放心,我买回去是拿来泡酒用的”。

尽管店家多次强调银环蛇非常危险,但是耐不住琪琪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把蛇卖给了琪琪。

咬伤琪琪的那条蛇

收到银环蛇,不小心咬伤

当银环蛇到了之后,琪琪之前便没有养过此类宠物,根本不懂怎么操作,一顿猛操作,结果被狠狠咬了一口。于是便给母亲打电话称自己被蛇咬了。

耽误最佳时机,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母亲得知消息后,便打电话给琪琪父亲,于是两人匆忙赶回家中,把琪琪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由于琪琪被送到医院后,迟迟不肯把网上买蛇的事情告诉父母,迟迟没有对医生说清楚自己是被什么蛇咬伤的。以致耽误了最佳医疗的时间,最后即便医生怎么努力,也没能成功就回,琪琪的性命,遗憾身亡。

由于网上监管部门的缺失,琪琪的愚蠢、无知,致使自己丧失了年轻的生命,多么让人感到惋惜...

所以千万不要惹银环蛇(其它毒蛇)以免悲剧重演!

银环蛇一般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多见,但北方也有。

银环蛇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 。平时喜欢生活在靠近水源处及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基本于夏季出为多见,一般晚上出来觅食,白天少见。

一般觅食如:“小鱼、小虾、青蛙、老鼠、昆虫等等,同时也会捕食自己的同类”。

最常见的地方如:“田间、山沟、小河、池塘等等,还有就是晚上一些郊区、农村小路也会有它经常出没的身影”。

银环蛇简介: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民间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银环蛇性情温和,但毒性甚至比眼镜王蛇都强。人或动物只要被咬伤,来不及注射血清便会不治身亡。在我国有着第一毒蛇的存在。

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第一毒蛇的存在呢?

所谓“第一毒蛇”,是因为它的毒性非常厉害。只要1mg毫克的剂量就能使人死亡,“相当恐怖”。银环蛇毒液中所含毒素,以神经毒素为主。当银环蛇咬住猎物后,毒液会从口腔上颚,两颗大牙喷出,毒液会顺着猎物身体流进血液,致使猎物精神麻痹、呼吸困难致死瘫痪死亡。

既然他那么可怕,那不是遇到死定了吗?

答案:“便不是”,银环蛇,性情温和,非常胆小,遇到人基本不会主动攻击,而是优先选择逃之夭夭,除非你“侵犯”它的领地,或者受到惊吓,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在野外或者其他地方,遇到银环蛇,那就要注意别随意上前挑逗它了,不要让它那绚丽的外表及温顺的性格所欺骗,而去挑逗它,去抓它。一旦受到惊吓、受到威胁,它就会攻击你。所以说如果需到银环蛇,不要试图去惹它,任由它去,自己离他远点为好,不要因为好奇而害死猫。

如果一不小心被银环蛇咬伤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被银环蛇咬了,不要惊慌失措,尽量避免过度运动而造成的血液循环过快导致毒性发作。然后用干净的水,将伤口洗净冲洗干净,将伤口处近心端2-3cm局部结扎。但是不可以结扎时间过长或结扎时间和强度过紧,可以放松5-10分钟后继续检查,同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告诉急救中心,你所被什么品种蛇类咬伤,嘱咐急救中心,带上蛇的血清。以免急救中心疏忽,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遇见它最好离它远点,不要惹它,最后好奇害死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