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四)


有人会特别爱宠物,特别爱一件事,比如说我爱打蓝球、乒乓球,爱到发狂,那你说这个算不算是爱呢?我爱一只小狗,特别爱特别爱,那个小狗完全懂我,跟我还有交流,还舔我,这是不是真正的爱?不是,这样的爱被称作精神贯注。就是当我们把精神贯注在这个事物上的时候,你以为那个狗懂你,实际上是你投射在了它身上,你在猜想它的想法。

那为什么它和真正的爱不一样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人和宠物的关系。首先,我们和宠物的沟通相当有限,我们不知道它们每天在想什么,却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在它们身上,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其次,我们喜欢宠物,是它们表现乖巧,任凭摆弄,如果宠物不听话,破坏家具,随意大小便,甚至咬上我们几口,我们就可能把它赶出家门。这是我们和宠物和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你要尊重他,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去发展出他自己的个性,发展出他的成熟的心智出来。

还有一种精神贯注叫作婴儿之爱。什么叫婴儿之爱呢?很多妈妈特别喜欢婴儿期的孩子,抱着那孩子好玩,因为这个婴儿唯命是从,这个婴儿不会不听话。他乖乖地,让睡觉就睡觉,然后起来抱着玩一下,最多就是哭一哭,哄一哄,很可爱。但是当这个孩子长到了三四岁以后,这个妈妈开始烦了。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就是这个妈妈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她就不愿意管自己的孩子,赶紧让爷爷奶奶领走,因为她觉得不好带。反过来她依然母爱很充沛,她去看别人家的孩子,她去抱别人家的婴儿,只要有个婴儿她就觉得特别喜欢,特别可爱。这种不是爱,这种是对唯命是从的追求。

所以以上我们讲的这些都是典型的、我们会误以为是爱的东西,但实际上不是。这些东西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他们都是以爱作为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来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这就是这些东西的共同特征。

甚至还有人会发展出来自我牺牲式的爱。她把自我牺牲当作是爱,她觉得我只要能够奉献,我只要能够牺牲,就好了。这些东西来自哪儿呢?也是来自童年的经历,就在她的童年当中,如果她身边有一个这样的楷模,就总是以自我牺牲为标榜,总是觉得我为别人牺牲了这么多,所以你看我多好,那么她在潜意识当中就慢慢地会接受“自我牺牲其实就是爱”这样的一种想法。然后她慢慢地不断地宠着她的老公,她老公做什么样的错事,伤害她再严重,但是只要愿意求饶,我就原谅他,这是受虐狂的一种表现。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后者是把情感与兴趣灌注在对外的对象上,将其当做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精神贯注和真正的爱虽然容易混淆,但是依然有显著的区别。

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比如说有人爱钱,有人爱股票,有人爱乒乓球,这都是精神贯注。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比如那种根本不顾孩子的成长,整天把孩子捧在手掌心上不断溺爱的人。第三,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就在酒吧里面认识的两个人,突然之间就钟情于对方,但是没有任何的计划性,它跟责任、跟后续是没有关系的。第四,精神贯注随时都可能消失,就是今天晚上好开心,明天不开心就分手,这都不是爱。

真正的爱是什么?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真正的爱是自主的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所以谈到婚外情这件事情,如果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她不是我的妻子,但是我喜欢她,这时候我会跟她说这样的话:我很想去爱你,可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对妻子和家庭做过承诺。这就是真爱,当你能够有一种力量,愿意去做一些事情,为自己和对方的心智成熟带来不断的进步,让两个人不断地去实现亲密关系,这种努力的过程才叫作爱。所以说“爱是一个动词”这句话是对的,爱绝对不是一种感觉,那只是欲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