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欧式清棚与热门鸽系

清棚在早期的赛鸽圈内一直被视为“金盆洗手”,或是国外一些合作鸽舍因为不得已的原因需要做财产分割才进行清棚拍卖。

随着赛鸽行情的高涨,近些年欧洲的清棚,反而有了一股上市套现的味道,他们一般清棚的时机大都会出现在鸽舍成绩如日中天的时候,大概他们也明白“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的道理。

让成绩一直维持在巅峰是十分困难的事,趁成绩最好媒体炒作最热的时候,顺势清棚,既可以收获最丰硕的胜利果实又可以给自己放个长假,同时也能让鸽舍空出一段休养生息,什么时候想重起炉灶又会是赛场上的一条好汉。

相比其他竞技运动的年龄限制,赛鸽运动的好处在于它不太倚重体力而更倚重经验。

在欧洲于成绩巅峰的时候清棚的例子不少,比如波西瓦在2005年获得荷兰拉曼600公里国家赛十二万羽总冠军后的清棚拍卖,乔斯托内假说“有眼疾,不得已所作的清棚拍卖。”

而且后者在清棚数年后又重返赛场,成绩自然也不减当年,不知道那些当初以为托内会从此淡出鸽界以收藏为目的参与清棚拍卖的买家们会作何感想?

在赛鸽运动里我们关注的焦点常常在铭鸽或是冠军鸽的血统,其实最可贵的是铭鸽背后那位鉴赏和训养经验丰富的鸽主,很多后来赫赫有名的鸽子源头却来自一些默默无闻的鸽舍。

比如已经清棚有些年的荷兰赛鸽怪才鲁道克拉森,其起棚引种并不遵循一般的套路,原始鸽队大多来自本土鸽市,白色名鸽野笛上代更是一羽白色天落鸽

同样我们国内也不乏这样的奇人,在广州已故赛鸽高手刘穗生,我们这边昵称“毛毛”,凭借多年在远洋货轮上百里挑一挑选出的天落鸽,培育出三路鸽子,拿下多次前三名。据说“毛毛”每天在鸽棚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观察鸽子的习性。

看了那些清了棚又能在短时间内重回巅峰的鸽舍,还有后面这两位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儿,您还会认为鸽子比鸽主更重要吗?

这些鸽主各自的经济条件和投入虽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这些事人都是对好鸽很有感觉且是精于训养的鸽主。

哪怕是常常建议大家要以良种起步的我,也曾试过在不知血统的情况下只凭外观委托当地鸽店代挂幼鸽四羽满月后转交专业教练训养,居然在第二年的5五市联赛中侥幸入赏一羽综合二十九位。

我不敢说排在我前面的鸽子都是系出名门,也不是为了显示个人对鸽子感觉有多好,而是暗自感叹教练的训养功夫确实了得,尤其是在当下这种中短距离赛制下,养功和训养经验更显得重要,这也是我觉得有必要将这些年的心得整理成《藏龙赛鸽手册》的原由。


记得台湾评鸽人廖勇次在他的《鸽眼探索第三辑》中写道“有不少鸽友来电询问,台湾当今最热门的鸽族有哪几种?”。

我以真正实际参赛人的经验诚恳答复对方,“以我亲自参赛北县新海支会比赛,每年春秋两季所得名次或是赢过上千万K的同会鸽友所做的调查,本会任何得奖之鸽,可谓包罗万象,本岛产,亚洲产,欧洲产都有,所谓热门流行鸽族,只能在杂志上的广告看到。”

END

文|林栩国


[微笑]感谢阅读!如喜欢本号可添加关注,鼓励请点赞+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