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没有蛇吗?西藏不仅有眼镜王蛇还有西藏特有的温泉蛇

因为蛇类属于冷血动物,冷血动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身无法依靠血液的温度来调节自身的体温,冷血动物只能通过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自然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身体的温度。因此,像蛇这种冷血动物只能在合适的温度生存,在热带地区蛇类资源异常丰富也是因为温度适合蛇类的生长,而生活在温带的蛇类则需要通过冬天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冷冬天,那些冰天雪地的海带地区和高原地区可以说是蛇类生存的禁区,蛇类长期处于低温状态会直接死亡。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西藏属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平均气温在14-16度之间,而最适合蛇类生存的温度则是25度左右,从海拔和气温等角度来说,很多人都认为西藏无疑是蛇类生存的禁区,蛇类都是在雪线以下才能生存。

所以很多人认为西藏没有蛇?事实上西藏不仅仅有剧毒的眼镜王蛇,还有西藏地区特有的温泉蛇

西藏的眼镜王蛇主要分布在藏南地区,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日常充足,降水充沛,藏南地区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热带地区,那边气候跟南亚印度气候类似,终年高温多雨,藏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眼镜王蛇自然可以在这些地区拥有充足的食物来源。生活在藏南地区的眼镜王蛇即使在冬天也没有冬眠的习惯,边防民警就曾经在冬天巡视边界过程中遭遇到了2米长眼镜王蛇,正式因为有像眼镜王蛇这样大型毒蛇的存在,这说明当地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证实了当地生态环境没有遭到人类的破坏。

在藏南地区不仅仅有眼镜王蛇这种大型毒蛇,在这里还分布着西藏竹叶青,眼镜蛇白头蝰缅北原矛头蝮墨脱竹叶青蛇白唇竹叶青蛇,坡普竹叶青蛇以及中华珊瑚蛇等蛇类,据统计,生活在西藏的蛇类就有81种,其中有31种是让人恐惧的毒蛇。

坡普竹叶青

不仅仅西藏有眼镜王蛇这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毒蛇,还有一些特色蛇类。在2013年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考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喜山原矛头蝮,这中毒蛇的发现完全颠覆了人类对于世界第三极荒凉的旧印象,原来珠穆朗玛峰地区也有蛇类分布。喜山原矛头蝮性情凶猛,最大个体有1.5米长,生活在珠峰保护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喜马拉雅山南麓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这样的地区仍然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原始自然环境和食物链。而喜山原矛头蝮的发现完全颠覆了喜马拉雅山地区“荒凉、物种稀缺”的世界第三极的印象。

喜山原矛头蝮

即使在西藏高原内陆地区也存在蛇类的存在,那就是西藏特有的蛇类——西藏温泉蛇。这种蛇属于一种游蛇科无毒蛇,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4300米的雪山顶上的温泉,它们主要生活在地热资源丰富的温泉附近,主要分布在西藏的拉萨,当雄江孜等温泉资源丰富的地方,温泉附近的地热能源带来的热量可以足够让温泉蛇保持正常的体温,当然它们活动范围也只局限在温泉附近。温泉蛇主要在温泉捕食一些啮齿类小动物,还有一些体型娇小的高山蛙类,这种高山蛙类可以说是为温泉蛇良心准备的食物来源。

温泉蛇

正是因为温泉蛇对于生活环境要求高,而且温泉蛇离开自己的原始环境几乎无法存活,加上温泉蛇的繁殖能力比较差,正常雌蛇一次只能生产6枚蛇卵,而且温泉蛇蛇卵的正常孵化率远比正常蛇卵低得多。这些因素导致温泉蛇的数量异常稀少,而且还无法进行人工繁殖。为了进一步保护温泉蛇,国家在2021年把西藏温泉蛇,云南温泉蛇和四川温泉蛇一起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