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到人”探源 重庆发现证据

2022年09月30日11:02:36 宠物 1027

“从鱼到人”探源 重庆发现证据 - 天天要闻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

“从鱼到人”探源 重庆发现证据 - 天天要闻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召开“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摄

你相信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吗?9月2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

当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召开的“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36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增添了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颌与下巴),统称为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人类的很多重要器官与身体构型,都可追溯到有颌类演化之初。然而,这一跃升具体发生在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有颌类直到志留纪晚期(4.25亿年前)才出现较完善的化石记录,而分子钟推断的有颌类起源时间不晚于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因此,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绵延3000万年、横跨整个志留纪的巨大空白。

朱敏院士说,“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36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

据介绍,“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化石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

朱敏院士表示,“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围绕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做出持续贡献。

新闻纵深

人类四肢的雏形、鲨鱼的直系祖先

在这些新属种中找到线索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中,有最新发现的3种志留纪古鱼新属种:盾皮鱼类的神奇秀山鱼,软骨鱼类的蠕纹沈氏鱼和盔甲鱼类的灵动土家鱼。

研究团队历时近三年,使用高精度CT扫描、精细三维重建、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全光位图像、多元统计分析在内的多种手段开展细致研究和反复探索,使得这些化石“吐露”了大量珍贵的解剖学信息。

蠕纹沈氏棘鱼

确证鲨鱼是从 “披盔戴甲”的祖先演化而来

重庆生物群中的蠕纹沈氏棘鱼,是一种软骨鱼类。软骨鱼类的早期化石记录非常稀少,且主要是微体化石。过去我国不仅没有发现过关联保存的志留纪软骨鱼类,而且泥盆纪及之后大的软骨鱼类完整化石也非常罕见。保存完好的沈氏棘鱼实现了中国志留纪——泥盆纪软骨鱼类大化石发现零的突破。不仅如此,它同时一跃成为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关联完好保存的软骨鱼类大化石,使得来自中国的化石成为揭示软骨鱼类起源的决定性证据。

研究显示,沈氏棘鱼的身体轮廓、大体形态、关键特征均与早期软骨鱼类——棘鱼类相似,但与其他棘鱼相比,它更接近鲨鱼等典型的软骨鱼类。它的棘刺非常少,只在背鳍前端有棘刺。更为令人惊讶的是,沈氏棘鱼竟然拥有盾皮鱼类才有的、连续包裹着整个肩带和背部的大块骨板,这是非常原始的特征,过去从未在任何软骨鱼类或硬骨鱼类中发现过。沈氏棘鱼的发现意味着,看似柔韧灵活的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竟然有“披盔戴甲”的直系祖先。

整个古生物学史的大部分时间,以鲨鱼为代表的软骨鱼类一直被认为是有颌脊椎动物的原始状态和演化“原型”。早期研究者曾经认为,盾皮鱼类和硬骨鱼类可能起源自类似鲨鱼的祖先。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特别是沈氏棘鱼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事实恰恰相反,鲨鱼的软骨是次生退化而来,软骨鱼类起源于“披盔戴甲”的盾皮鱼类。

奇迹秀山鱼

人类枕骨 由盾皮鱼头顶骨片演化而来

朱敏院士团队发现重庆生物群另一种有颌鱼类,叫奇迹秀山鱼,它属于盾皮鱼类。

盾皮鱼类是一群原始有颌类的集合,它们介于无颌的甲胄鱼和更进步的硬骨鱼软骨鱼之间,对探究颌与有颌类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演化意义。但是,过去大部分盾皮鱼类均发现于泥盆纪地层中,已经经过两千多万年的分异和特化。关于它们到底还保留了多少有颌类原始特征,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秀山鱼在时代上大大靠近有颌类的起源时间点,它并不能被归到任何过去已知的盾皮鱼类类群中,而是糅合了多个“盾皮鱼”大类的特征。因此它与后来其他盾皮鱼类共享的特征,很可能是有颌类的原始特征。

此外,秀山鱼还拥有一些在演化上有重大意义的特点。比如,绝大多数有颌类都有可活动的颈关节,而无颌的甲胄鱼类则头与躯甲连为一体,不能活动。秀山鱼虽然是有颌类,但它的颈部几乎不能活动。所有秀山鱼标本均显示它的头甲中间有一道横向的裂隙,在功能上代偿不可动的颈关节,使得头能在呼吸和摄食时抬起与落下。这道裂隙将在硬骨鱼中形成新的头——颈界线,使得其后的骨片从颅顶分离出去,人类与颈部相连的枕骨即由秀山鱼头顶这道裂隙前的骨片(中央片,或称后顶骨)演化而来。

灵动土家鱼

世界上第一个具有 完整身体保存的盔甲鱼类化石

在重庆特异埋藏化石群里,研究团队找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完整身体保存的盔甲鱼类化石,并给它取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名字——灵动土家鱼!

属名“土家”,主要取自化石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的土家族;种名“灵动”,则取自该鱼在死后埋藏的时候恰好保存了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姿态,非常的灵动。灵动土家鱼的发现首次完整地揭示出盔甲鱼类身体的全貌。它全身披有菱形倾斜排列的鳞列,具有适应底栖生活的扁平的腹部,在腹部中央还保存了肛门,但是没有臀鳍;身体背部具有三个背鳍,其中前两个背鳍彼此靠得很近,具有跟异甲鱼类、花鳞鱼类一样的叉形下歪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表示,在灵动土家鱼的腹部发现一对纵贯全身的腹侧鳍褶,从头后部一直延伸到尾尖。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盔甲鱼类完全没有成对的偶鳍,研究表明,这些连续鳍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四肢的雏形。这一发现不仅为100多年前的“鳍褶理论”提供了关键的化石证据,而且与现代分子发育生物学的数据高度吻合。古生物化石证据与发育生物学的交叉印证,使得脊椎动物成对附肢的起源研究跟颌起源研究一样成为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一个经典案例。

研究团队运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模拟实验和性状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对土家鱼的腹侧鳍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人员感慨地说,鱼祖先在志留纪早期就了解并利用了现代水翼船的“水翼”原理,率先演化出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翼”结构,这比人类发明水翼船整整早了4.36亿年。在此后4亿多年的时间里,脊椎动物成对附肢经历了由成对的鳍向四肢,再由四肢到翅膀(鸟类),甚至四肢又退化为“鳍”(鲸)或完全退化(蛇)等一系列演化过程。研究人员认为,盔甲鱼类鳍褶演化出的附肢,是今天鱼类、陆地四足动物、鸟类、鲸鱼、蝙蝠,甚至人类运动的基础。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宠物分类资讯推荐

暴打美国农场主,中国狂买巴西大豆! - 天天要闻

暴打美国农场主,中国狂买巴西大豆!

关税战第一棒,打痛美国农场主! 美国关税一下来,中国转头就向巴西订购了40船大豆,至少240万吨! 在这场中美关税战中,美国农场主已经成为第一批最大受害者。为什么?因为农业才是最....
宠物狗也能上学堂!“00后”店长开了家“宠物托儿所” - 天天要闻

宠物狗也能上学堂!“00后”店长开了家“宠物托儿所”

“豆包坐好,来,转圈,站好。”“你们都坐好,来,握手,你也握手。”4月11日,长江云新闻记者走进位于武汉江岸区的这家“宠物托儿所”,“00后”店长李韵正在对宠物狗们进行站定、握手、拒食、餐前等待等基本口令的教学。这家开在武汉闹市区里的宠物托管店,是武汉首家中小型犬“宠物托儿所”,与其他宠物托管店不同的是...
到底有多少鹦鹉是活活吓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 天天要闻

到底有多少鹦鹉是活活吓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一位饲养者曝照被暴风雨吓死的虎皮鹦鹉该饲养者发帖子哭诉提醒大家,在所有的鹦鹉里,玄凤鹦鹉绝对是“胆小鬼”中的冠军! 它们胆子小到什么程度呢?夸张点说,它们甚至可能被自己吓死! 只要有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它们就会瞬间炸毛,二话不说直接起飞逃命,
湖北立法规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进电梯 - 天天要闻

湖北立法规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进电梯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赵贝 极目新闻记者11日从湖北省住屋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湖北省电梯安全条例》将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条例是湖北省首部关于电梯安全的综合性法规,实施后将为加强电梯安全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电梯故障及事故隐患等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武汉一小区加装电梯(资料图)近年来,湖北省电梯...
养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经常呜呜叫,原来是在给你这些信号! - 天天要闻

养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经常呜呜叫,原来是在给你这些信号!

“半夜,我家狗子突然趴在床边呜呜叫,吓得我一激灵,结果它淡定叼来空碗——原来这货是饿到失眠了!”看到一位铲屎官的吐槽让我笑到肚子疼。狗狗的“呜呜叫”看似千篇一律,实则暗藏玄机!今天就来扒一扒狗子“哭唧唧”的7大潜台词,让你秒懂汪星人的内心O
宠物“坐”高铁 首批“乘客”已经出发! - 天天要闻

宠物“坐”高铁 首批“乘客”已经出发!

出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现场称重……4月10日上午,来自北京的两只宠物犬和一只宠物猫成为高铁托运宠物试点服务的首批“乘客”。它们和主人同乘G119次列车一同去往济南西站。列车上,三只宠物有着各自的座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