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廖主任打人事件怎么又跟境外势力联系到一起了

回想这一个月来网络发生的事情,总是感觉不太寻常,关于疫情防控舆论热点话题,总是一茬接一茬的无穷无尽,先是“李少莉事件”,再到后来的郑州疫情防控问题、刘红英的爆火以及石家庄的“躺平”,无不受到网友们的冷嘲热讽,开始的时候我总以为是疫情来的太久了,这只不过是群众释放心中压抑的一种方式而已,可后来越想越迷糊越想越不对劲。

李少莉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疫情防控说明会上,因为“点读”受到舆论的质疑,又有细心的网友爆料其戴的一对梵克雅宝品牌的耳环价值三万多,便一下引爆了网络,甚至都惊动了国外媒体,其火爆程度不言而喻。自此网友们开始深扒李少莉的过往,有人质疑其升迁太快,有人质疑其收入来源不正,有人嫌她打扮太过精致,甚至将她的家人统统“人肉”了一遍,由于造成的影响过大,当地纪检部门对其展开了调查,可一个月过去了,始终没有关于她任何违法乱纪的消息,这说明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误解她了,相比李少莉的精致受舆论指责,后来的呼和浩特疫情防控发言人却因为素颜朝天而倍受嘲讽。

如果李少莉的事情引起巨大反响这有情可原,可接下来刘红英因为错过女儿“成人礼”而伤心哽咽,遭受到舆论的群起攻之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凭心而论,将这样的事情拿出来跟群众博取同情,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事情的本质对于平常时期来讲,万不可能火爆到那样的程度,甚至接替“李少莉事件”坐上了热搜的头把交椅。

郑州疫情的无差别防控确实缺乏人性化,自此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要求“全面放开”的声音,可石家庄的“躺平”又受到了舆论们的口诛笔伐,一时间舆论风向变得漂浮不定,网友们的口味也变得众口难调了起来,似乎有人在影响着舆论的动向,有人在主导着煽动暴力情绪。

北京市东城区的退休老头一句“起风了”,似乎点醒了很多的人,原来“境外势力”和“颜色革命”这两个建国初期经常出现的名词并未随着那个时代远去,而是时时刻刻的伴随在你我身边,他们不希望我们抗疫成功,他们希望我们自己内部先乱起来,从而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太赞同这样的说法,这退休老头的视频一出,立马遭到了很多人的冷言嘲讽,比如说这退休老头“阴谋论”、“被迫害妄想症”以及“找背锅侠替罪羊”等等,类似的作品在网络平台真可谓是一呼百应,光图片显示的作品点赞支持的就有四万人次之多,可见麻痹大意之人何其之多,地球对面的“山姆”,可是把如何打压分裂我们说在明面并且提在日程上的。

如果实在不相信“阴谋论”,你可以去看叙利亚,你可以看下伊拉克,顺便问一下俄乌是如何离心离德的,还有朝韩是如何剑拨弩张的,当然,你还可以评价一下“香港暴徒”是怎么回事。

相比这些人的麻痹大意,有些人就显得比较神经质了,近日看到一篇关于浏阳市街道办廖主任入室打人事件的作品,其内容明显表示廖主任事件背后的推手是“境外势力”,制造国家干部打人事件,为了抹黑国家形象、否定国家抗疫政策等等。

关于这篇作品的表达的意思就有点搞笑了,这起事件很明显就是一嚣张跋扈的街道办主任的“本色出演”而已,这确实摸黑了国家形象,但跟“国外势力”有本质上的区别,若非要把这起事件跟“国外势力”关联起来的话,那就是事件的挑起者危某,受到了某些声音的煽动,心里愤愤不平,然后去砸坏了其小区物业的一把锁而已。

然而,危某的做法只牵扯到民事纠纷,依法赔偿便是,再严重点就是妨碍正常的抗疫秩序,这一点依法追求也完全可以啊,重点是依法追究,而不是“依法打人”,国家没有赋予任何官员打人的权利。

廖主任携3名巡防队员入室殴打危某,行为何其恶劣,对其追究刑事责任,量刑处罚毫不为过,可从浏阳市纪检委通报的处理结果却只是开除党籍政务降级。

由此可以看出,廖主任打人事件是跟“境外势力”扯不上关系的,这完全是一起嚣张的“法外狂徒”依靠权利之便,携联防队员入室大人的刑事案件,由于三位联防队员并未出手,所以还够不上“犯罪团伙”的称谓,但廖主任的刑事处罚绝不能免,追其知法犯法也未尝不可。